心肌缺血心电图诊断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供氧减少的病理状态,其典型症状是胸痛,还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表现为ST段压低、T波改变等。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心肌缺血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
1.什么是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
2.心肌缺血有哪些症状?
心肌缺血的症状包括:
典型胸痛: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突感心前区疼痛,多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也可为憋闷感。疼痛从胸骨后或心前区开始,向上放射至左肩、左臂,甚至小指和无名指,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胸痛放散的部位也可涉及颈部、下颌、牙齿、腹部等。
其他症状:心肌缺血还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压、休克等并发症。
3.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有哪些?
ST段压低:ST段是心电图上从QRS波群结束到T波开始的一段,正常情况下ST段应处于等电位线水平。如果心肌缺血,ST段会压低,表现为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05mV。
T波改变:T波是心电图上QRS波群之后的一个向上的波,代表心室的复极过程。心肌缺血时,T波会变得低平、双向或倒置。
QT间期延长:QT间期是心电图上QRS波群开始到T波结束的时间间期,代表心室的除极和复极过程。心肌缺血时,QT间期会延长。
U波出现:U波是心电图上T波之后的一个小波,一般认为是由心室的后继电位引起。心肌缺血时,U波可能会出现或增大。
4.如何诊断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如果患者有典型的胸痛症状,心电图检查发现ST段压低、T波改变等心肌缺血的表现,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如心肌酶谱、心脏超声等,一般可以确诊心肌缺血。
5.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法包括:
生活方式改变:包括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
介入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
手术治疗:如果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无效,或患者病情严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6.心肌缺血的预后如何?
心肌缺血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心肌缺血的程度和范围、治疗方法等。一般来说,经过积极治疗,心肌缺血的预后较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