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是怎么回事啊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多发生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与精神、情绪等因素密切相关,其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为器质性心脏病。治疗主要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患者日常生活中需注意调整心态、合理安排作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饮食宜清淡、戒烟限酒、定期复查等。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症状。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时轻时重,但多不严重,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但可与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存在或在后者的基础上发生。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发病人群较为广泛,多见于青壮年,尤其是20岁~40岁者,女性多于男性。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发病与精神、情绪等因素密切相关。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以及长期的压力、生活不规律等,都可能诱发心血管神经官能症。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主要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心血管系统症状: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晕、乏力等。
2.神经系统症状:焦虑、紧张、恐惧、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等。
3.其他症状:多汗、手足发冷、双手震颤、尿频、大便次数增多等。
需要注意的是,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症状缺乏特异性,且与器质性心脏病的症状相似,因此容易被误诊为器质性心脏病。在诊断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时,需要排除器质性心脏病的可能,如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
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主要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心理支持等,旨在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药物治疗主要使用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如谷维素、维生素B1等。
对于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3.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增强体质。
4.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5.戒烟限酒。
6.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总之,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疾病,患者不必过于紧张和焦虑。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积极的治疗和自我调整,多数患者可以缓解症状,恢复正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