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窦性心动过缓要注意的事项
如果心率不低于50次/分,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但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治疗,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定期复查。如果心率低于50次/分,或出现了头晕、乏力、黑矇甚至晕厥等心排血量不足的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提高心率,或安装起搏器。
窦性心动过缓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若心率不低于50次/分,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但如果心率低于50次/分,或出现了头晕、乏力、黑矇甚至晕厥等心排血量不足的症状,就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并注意以下事项。
1.就医治疗
明确病因:医生会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如心肌炎、心肌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服用某些药物等。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是纠正窦性心动过缓的关键。
药物治疗:如果心率过慢,影响了心、脑等重要脏器的供血,可以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提高心率。但这些药物只能短期应用,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安装起搏器: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窦性停搏、窦房阻滞等严重的心律失常,医生可能会建议安装心脏起搏器,以维持正常的心率。
2.调整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戒烟限酒。
适量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作息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3.定期复查
遵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了解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
如果出现头晕、乏力、黑矇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4.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减慢心率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如需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剂量。
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以免影响心率。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下蹲,改变体位时应缓慢,以免引起头晕、黑矇等症状。
孕妇和老年人应特别注意,窦性心动过缓可能会影响胎儿和自身的健康,应定期产检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总之,得了窦性心动过缓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原发病,调整生活方式,定期复查,注意事项,以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