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最早的表现是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和体征。根据意识障碍程度分为四期,最早表现为轻微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治疗方法包括消除诱因、减少肠内毒物生成和吸收、促进体内氨的代谢等,同时注意饮食管理。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神经精神症状和体征。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和脑电图改变,将肝性脑病分为4期:
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如欣快激动或淡漠少言,衣冠不整或随地便溺。应答尚准确,但吐词不清且缓慢。可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多数正常。
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前一期症状加重,定向力和理解力均减退,对时、地、人的概念混乱,不能完成简单的计算和智力动作,如搭积木、用火柴杆摆五角星等。言语不清,书写障碍,举止反常,多有睡眠时间倒错,甚至有幻觉、恐惧、狂躁,而被看成精神病。此期患者有明显神经系统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阵挛及Babinski征阳性等,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
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大部分时间患者呈昏睡状态,但可以唤醒。醒时尚可应答,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脑电图异常。
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浅昏迷时,对疼痛刺激尚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可出现阵发性惊厥、踝阵挛和换气过度。脑电图明显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肝性脑病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且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类似的症状。如果怀疑有肝性脑病或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氨测定、脑电图检查等)和评估,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治疗肝性脑病的方法包括:
消除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感染、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止血等。
减少肠内毒物生成和吸收:给予乳果糖或拉克替醇,酸化肠道,抑制细菌生长,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
促进体内氨的代谢:门冬氨酸鸟氨酸可促进氨的代谢,减轻肝性脑病症状。
其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能需要补充维生素、纠正低血糖、防治脑水肿等。
此外,对于肝硬化等基础肝病的患者,应积极进行保肝治疗,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同时,饮食管理也非常重要,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避免食用含氮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