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是怎么回事
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是一种心律失常,指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节律不整,可呈间歇性发作,症状轻重不一,严重者可有黑矇、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发作。其病因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脏起搏器治疗。
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是一种心律失常的情况,下面将为你具体分析。
一、定义
窦性心动过缓是指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窦性心动不齐是指窦性心律的起源未变,但节律不整,在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大于0.12秒。
二、症状
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的症状轻重不一,可呈间歇性发作。多以心率缓慢所致心、脑、肾等脏器血供不足症状为主。轻者乏力、头晕、记忆力差、反应迟钝等,严重者可有黑矇、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发作。部分患者合并短阵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又称慢-快综合征。
三、病因
1.生理性因素
健康的年轻人、运动员或睡眠状态时。
当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时,如处于低温环境、使用镇静药物等。
2.病理性因素
颅内疾病、严重缺氧、低温、甲状腺功能减退、阻塞性黄疸及窦房结病变等。
其他,如应用拟胆碱药物、胺碘酮、普罗帕酮、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或洋地黄等药物。
四、检查
1.心电图
是诊断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的重要方法,可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帮助医生判断心率和节律是否异常。
2.动态心电图
可以监测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图变化,有助于发现间歇性的心律失常。
3.其他检查
如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
五、治疗
1.生理性因素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如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等。
2.对于病理性因素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药物治疗:如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可提高心率。如果存在其他心脏疾病,可能需要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心脏起搏器治疗:对于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药物治疗无效或有晕厥等严重症状时,可考虑安装心脏起搏器。
六、注意事项
1.定期体检:如果有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的家族史,或本身患有心脏疾病,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避免诱因:应避免使用减慢心率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同时,应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因。
3.密切观察:如果出现头晕、黑矇、晕厥等症状,应立即休息并就医,以便及时处理。
4.就医指导:如果被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定期复查。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并接受规范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有助于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