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结核是怎么回事
乳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乳腺慢性感染性疾病,多继发于肺或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常见症状包括乳房肿块、疼痛、皮肤粘连、乳头回缩、腋窝淋巴结肿大等。治疗方法主要为抗结核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方法包括卡介苗接种、预防肺结核、提高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等。
1.病因: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乳腺结核主要由结核菌经血行播散引起,也可由邻近结核病灶直接蔓延或淋巴途径播散所致。
免疫力低下:机体免疫力低下,如患有糖尿病、营养不良、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增加了感染结核菌并发生乳腺结核的风险。
2.诊断:
临床症状:乳房肿块、疼痛、皮肤粘连、乳头回缩、腋窝淋巴结肿大等。
实验室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涂片、结核菌培养等。
影像学检查:乳腺超声、X线、磁共振成像(MRI)等有助于诊断和评估病情。
病理检查:通过手术或穿刺取得乳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确诊乳腺结核。
3.治疗:
抗结核药物治疗: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使用抗结核药物是治疗乳腺结核的关键。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
手术治疗:对于形成寒性脓肿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包括脓肿切开引流、病灶切除等。
综合治疗: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注意营养支持、休息和定期复查。
4.预防:
卡介苗接种:新生儿应及时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杆菌感染。
预防肺结核:及时治疗肺结核,避免结核菌经血行传播至乳腺。
提高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咳嗽、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
乳腺结核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可能会导致病情迁延不愈,甚至形成窦道或瘘管。因此,对于出现乳房肿块、疼痛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接受正规治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有助于预防乳腺结核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