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带状疱疹中药处方有哪些
该内容介绍了三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处方,基本方包括龙胆草、栀子等药材,具有清热利湿、泻火解毒的功效;肝经郁热证需清肝泻火、解毒止痛,可去车前子等药材,加丹皮等药材;脾虚湿蕴证需健脾利湿、解毒止痛,可去黄芩等药材,加白术等药材;气滞血瘀证需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可去栀子等药材,加桃仁等药材。此外,还介绍了三种外治法。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蜘蛛疮”。带状疱疹多发生在春秋季节,成人多见。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那么,治疗带状疱疹中药处方有哪些?
1.基本方
基本方包括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车前子、泽泻、生地、当归、甘草。
该方具有清热利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初期,症见红斑、水疱、灼热疼痛等。
2.加减方
(1)肝经郁热证
疱疹色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解毒止痛。
处方:基本方去车前子、泽泻,加丹皮、赤芍、延胡索、川楝子。
(2)脾虚湿蕴证
疱疹颜色较淡,疱壁松弛,疼痛较轻,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溏。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弦滑或濡缓。
治法:健脾利湿,解毒止痛。
处方:基本方去黄芩、车前子,加白术、茯苓、薏苡仁、厚朴。
(3)气滞血瘀证
疱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质黯或有瘀斑,苔白,脉弦细或涩。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处方:基本方去栀子、车前子,加桃仁、红花、赤芍、乳香、没药。
3.外治法
(1)水疱未破者,用三黄洗剂外搽,每日5~6次;水疱已破者,用青黛散或黄连膏外搽,每日1~2次。
(2)若疱疹后遗神经痛,可用梅花针叩刺局部,以微出血为度,然后用红外线灯照射,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中药处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带状疱疹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