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的针灸治疗方法包括选穴原则、阵法操作。
1.选穴原则
常选用的穴位有内关、足三里、中脘、膈俞、攒竹等。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能宽胸理气、和胃降逆;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可调理脾胃、降逆止呃;中脘为胃之募穴,能和胃健脾、消食化滞,调节胃气的升降;膈俞为八会穴之血会,有宽胸利膈、降逆止呃之功;攒竹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是治疗呃逆的经验效穴。
2.针法操作
在针刺时,常规消毒穴位皮肤后,根据穴位的不同特点和患者的体质,采用适当的针刺手法。如内关、足三里等穴位,可采用提插补泻或捻转补泻手法,一般以得气为度,即患者感到酸、麻、胀、重等针感。中脘针刺时需注意深度,避免伤及内脏。攒竹针刺可向眉中方向斜刺。留针20-30分钟,期间可适当行针以增强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