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需要注意什么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需要注意定期检查、规范治疗、饮食、休息、避免感染、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注意性生活、生育问题和心理调节等方面。
1.定期检查: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肝功能、乙肝五项、乙肝病毒DNA、肝脏B超等检查,以了解病情的进展情况。
检查的频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
2.治疗:
对于乙肝病毒DNA阳性、肝功能异常的患者,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等。
治疗期间需要遵医嘱按时服药,不能自行停药或减量。
3.饮食:
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瘦肉、奶制品等。
避免饮酒,因为酒精会加重肝脏的负担。
4.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5.避免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
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传播的物品。
避免接触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体液。
6.遵医嘱用药:
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抑郁药等。
如果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药物的安全性。
7.定期复查:
治疗期间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五项、乙肝病毒DNA等指标,以了解治疗效果。
如果出现肝功能异常、黄疸、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8.注意性生活:
乙肝患者的性生活应注意使用安全套,以避免乙肝病毒的传播。
如果一方患有乙肝,另一方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以预防感染。
9.生育问题:
乙肝患者在生育前应咨询医生,了解生育的注意事项。
如果乙肝病毒DNA阳性,建议在肝功能稳定、病毒复制低的情况下备孕。
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
10.心理调节: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需要长期治疗,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总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需要注意定期检查、规范治疗、合理饮食、注意休息、避免感染、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注意性生活、生育问题和心理调节等方面,以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