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如何用药和调养
老年高血压患者除坚持就医治疗外,还需注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心理平衡、定期测量血压,用药需个体化,从小剂量开始,联合用药,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定期复查,同时避免突然改变体位、长时间站立、寒冷刺激、便秘和跌倒。
1.合理饮食:限制钠盐摄入,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补充钙和钾盐,每人每天吃新鲜蔬菜400-500g,喝牛奶500ml;减少脂肪摄入,减少食用油摄入,少吃或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戒烟限酒。
2.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游泳等,每次运动时间30-60分钟,每周运动3-5次。
3.控制体重: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20-24kg/m2,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4.心理平衡: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避免长期精神压力。
5.定期测量血压:建议每天测量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需要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降压药物:
1.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可降低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2.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降低血压。
3.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维拉帕米等,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从而降低血压。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避免血压下降过快过低。
2.联合用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物联合应用,以提高降压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3.个体化用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水平、合并疾病等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4.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利尿剂可引起低钾血症,β受体阻滞剂可引起心动过缓、支气管痉挛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引起咳嗽等。
5.定期复查:定期复查血压、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如有异常及时调整用药。
除了以上几点外,老年高血压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如从卧位到坐位、站立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发生低血压。
2.避免长时间站立:如需长时间站立,可适当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
3.避免寒冷刺激:寒冷天气注意保暖,避免血压波动。
4.避免便秘: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可多吃蔬菜水果,必要时使用开塞露。
5.避免跌倒: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跌倒后容易发生骨折,应注意安全。
总之,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综合治疗,除了用药外,还需要注意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调理。同时,定期测量血压,及时调整用药,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