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正常值
高血压的正常值为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脉压30-40mmHg。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的危害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视网膜病变等,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特殊人群的高血压正常值范围与成年人不同,如儿童和青少年、老年人、孕妇等。
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尚不明确的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10%以下。
二、高血压的正常值
1.收缩压
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正常成年人的收缩压范围为90-139mmHg。随着年龄的增长,收缩压会逐渐升高,但一般在50岁以后升高较为明显。
2.舒张压
舒张压是指心脏舒张时,血管壁所受的压力。正常成年人的舒张压范围为60-89mmHg。舒张压相对较为稳定,受年龄、性别、体重、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较小。
3.脉压
脉压是指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正常成年人的脉压范围为30-40mmHg。脉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但一般在50岁以后增大较为明显。
三、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1.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2.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3.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即使血压低于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
四、高血压的危害
1.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等。
2.肾脏疾病
高血压可导致肾脏损害,如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等,严重者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
3.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可导致视网膜病变,如视网膜动脉硬化、视网膜出血等,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4.其他并发症
高血压还可导致其他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主动脉夹层等。
五、高血压的治疗
1.生活方式干预
(1)饮食
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2)运动
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可降低血压,提高心血管功能。
(3)戒烟限酒
戒烟,限制饮酒,避免酗酒。
(4)心理平衡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
2.药物治疗
(1)降压药物的种类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有五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2)降压药物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水平、合并疾病等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一般来说,年轻患者、无合并疾病的患者可选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老年患者、有合并疾病的患者可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3)降压药物的使用方法
降压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至血压达标。一般来说,降压药物的起效时间为2-4周,如需调整剂量,应在2-4周后进行。
六、特殊人群的高血压正常值
1.儿童和青少年
儿童和青少年的高血压正常值与成年人不同,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正常范围分别为<90mmHg和<60mmHg。如果儿童和青少年的血压超过正常范围,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老年人
老年人的血管弹性下降,血压容易波动,因此老年人的高血压正常值范围较成年人宽。收缩压的正常范围为<150mmHg,舒张压的正常范围为<90mmHg。但老年人的血压也不宜过低,以免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灌注。
3.孕妇
孕妇的血压正常值范围与成年人不同,收缩压的正常范围为<140mmHg,舒张压的正常范围为<90mmHg。如果孕妇的血压超过正常范围,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七、总结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了解高血压的正常值和诊断标准非常重要,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高血压。生活方式干预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特殊人群的高血压正常值范围与成年人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