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后患有痔疮和肛裂
痔疮和肛裂是女性产后常见肛肠疾病,可引起肛门疼痛、出血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产后预防可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排便习惯、注意肛门卫生、适当运动及及时治疗其他疾病。孕妇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也需注意预防。
一、引言
痔疮和肛裂是女性在生产后容易出现的两种肛肠疾病,这可能与生产过程中的用力、产道损伤以及产后的卧床休息等因素有关。痔疮和肛裂都会引起肛门疼痛、出血等症状,严重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本文将介绍痔疮和肛裂的治疗方法以及产后预防痔疮和肛裂的注意事项。
二、什么是痔疮和肛裂
1.痔疮
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痔疮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种:肛垫下移学说和静脉曲张学说。肛垫具有弹性回缩作用,排便时被向下推送,排便后借其自身的收缩作用,缩回肛管。当肛垫弹性回缩作用减弱后,肛垫则充血、下移形成痔。静脉曲张学说认为痔是直肠下段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
2.肛裂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全层的小溃疡。其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长约0.5~1.0cm,呈梭形或椭圆形,愈合困难,肛管表面裂伤不能视为肛裂,因其能很快自愈,且常无症状。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儿童也可发生,老年人较少见。肛裂常发于肛门后、前正中,以肛门后部居多,两侧的较少。初起仅在肛管皮肤上有一小裂口,有时可裂到皮下组织或直至括约肌浅层,裂口呈线形或棱形,如将肛门张开,裂口的创面即成圆形或椭圆形。
三、痔疮和肛裂的症状
1.痔疮的症状
内痔一般无疼痛感觉,中、后期可有肛门坠胀、瘙痒。如有内痔嵌顿,可致肿痛、糜烂、坏死,甚至化脓,继发肛瘘等证。内痔分为4度。①Ⅰ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②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③Ⅲ度: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回纳。④Ⅳ度: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回纳后易脱出。
2.肛裂的症状
肛裂主要表现为肛门疼痛、便血和便秘。典型的肛裂疼痛具有以下特点:疼痛多剧烈,有典型的周期性。排便时由于肛裂裂口内神经末梢受刺激,引起肛管内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称为排便时疼痛。便后数分钟可缓解,称为间歇期。随后因肛门括约肌收缩痉挛,再次剧痛,此期可持续半到数小时,临床称为括约肌挛缩痛。肛裂引起的出血也因撕裂血管的程度或多或少,常见因肛裂长期或大量出血而至贫血的病例。
四、痔疮和肛裂的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
(1)坐浴: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
(2)局部外用药物:痔疮膏、栓剂等药物可缓解痔疮和肛裂的症状。
(3)口服药物:可口服润肠通便的药物,如乳果糖、麻仁丸等,以缓解便秘症状。
(4)物理治疗:红外线凝固疗法、冷冻疗法等物理治疗方法也可用于治疗痔疮和肛裂。
2.手术治疗
(1)内痔注射术:将硬化剂注入内痔痔核内,使内痔痔核萎缩、消失。
(2)内痔切除术:通过手术将内痔痔核切除。
(3)肛裂切除术:将肛裂处的溃疡面切除,促进肛裂愈合。
(4)肛门括约肌侧切术:在肛裂两侧做放射状切口,松解肛门括约肌,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
五、产后预防痔疮和肛裂的注意事项
1.保持大便通畅
产后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使大便柔软通畅。便秘时可服用缓泻剂,如乳果糖、麻仁丸等,或用开塞露通便。
2.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每天定时排便,不要强忍便意,排便时不要看书、看报、玩手机等,以免延长排便时间。
3.注意肛门卫生
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保持肛门清洁干燥。
4.适当运动
产后应适当运动,可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
5.及时治疗产后其他疾病
产后如有咳嗽、腹泻等疾病,应及时治疗,以免加重痔疮和肛裂的症状。
六、特殊人群的温馨提示
1.孕妇
孕妇是痔疮和肛裂的高发人群,孕期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预防便秘。
(2)每天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促进肠蠕动。
(3)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不要强忍便意。
(4)保持肛门清洁干燥,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
2.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肛门括约肌松弛,容易发生痔疮和肛裂。老年人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预防便秘。
(2)每天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促进肠蠕动。
(3)保持肛门清洁干燥,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
(4)如有便秘,可使用开塞露等药物通便,不要用力排便。
七、结论
痔疮和肛裂是产后常见的肛肠疾病,会给产妇带来很大的痛苦。产妇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和腹泻。如有痔疮和肛裂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产妇也应注意肛门卫生,保持肛门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