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踝骨折康复训练主要分为早期、中期以及后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训练内容不同。
1.早期(骨折后1-2周)
此阶段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为主。患者需抬高患肢,进行脚趾的主动屈伸活动,每个动作可重复10-15次,每天3-4组,通过肌肉收缩与舒张,促进血液回流。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小腿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即肌肉在收缩时长度不变,如用力绷紧小腿肌肉,保持5-10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
2.中期(骨折后2-4周)
在骨折初步稳定后,可增加踝关节的被动活动。患者可借助外力,如家人或康复治疗师帮助,缓慢屈伸踝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增大,但要避免引起疼痛,每个方向活动10-15次,每天2-3组。也可使用CPM机(持续被动运动机)进行辅助训练,设定合适的角度和速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3.后期(骨折4周后)
当骨折有明显愈合迹象时,可进行主动关节活动训练,如患者主动屈伸、旋转踝关节,逐渐增加活动的力量和幅度。还可进行站立平衡训练,从双足站立逐渐过渡到单足站立,以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2-3次。同时,可适当进行负重训练,如在拐杖辅助下逐渐增加患肢的负重,以恢复正常的行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