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盂肾炎是什么导致的
急性肾盂肾炎是一种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感染途径包括上行感染、血行感染、淋巴道感染和直接感染。其症状包括全身症状和泌尿系统症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抗菌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预防措施包括保持会阴部清洁、多饮水、勤排尿等。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的治疗需要特别关注。
一、病因
1.细菌感染
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等。
感染途径包括上行感染、血行感染、淋巴道感染和直接感染。
二、症状
1.全身症状
发热、寒战,体温可达39℃以上。
2.泌尿系统症状
尿频、尿急、尿痛。
腰痛或肾区不适。
肉眼血尿。
三、诊断
1.病史
询问患者是否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是否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如尿路结石、梗阻、畸形等。
2.体格检查
测量体温、血压。
检查腹部是否有压痛、叩击痛。
注意肾区有无叩击痛。
3.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检查:白细胞、红细胞、蛋白尿等。
尿培养:可确定致病菌。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4.影像学检查
B超、CT等检查:了解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等情况,排除其他肾脏疾病。
四、治疗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多饮水,勤排尿。
发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
2.抗菌药物治疗
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常用的有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等。
疗程一般为10~14天,病情严重者可延长至21天。
3.对症治疗
高热时给予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腰痛明显者给予镇痛药,如哌替啶等。
五、预防
1.保持会阴部清洁。
2.勤换内裤,避免盆浴。
3.多饮水,勤排尿,不憋尿。
4.积极治疗尿路结石、梗阻等疾病。
5.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感冒等。
六、特殊人群
1.孕妇
治疗应选用对胎儿无影响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同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卧床休息,多饮水。
2.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急性肾盂肾炎的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或误诊。
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疗程可适当延长。
3.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泌尿系统感染,且感染后不易控制。
治疗应积极控制血糖,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定期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
总之,急性肾盂肾炎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及时诊断和治疗是关键。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同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应给予特别关注,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