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08年有过敏性紫癜,下半身一旦受寒就发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春、秋季发病较多。其症状主要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胃肠道症状和肾脏损害等。诊断主要依靠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药物主要有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凝药物和对症治疗等。预防过敏性紫癜的关键是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保暖,饮食清淡,适当锻炼,定期体检。过敏性紫癜的预后一般较好,但如果病情严重,出现肾脏损害等并发症,则预后较差。
一、引言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器官,以下肢大关节附近及臀部分批出现对称分布大小不等的斑丘疹样紫癜为主,反复发作,累及肾脏则出现紫癜性肾炎。过敏性紫癜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春、秋季发病较多。
二、症状
1.皮肤症状
反复出现皮肤紫癜,高出皮肤,大小不一,可融合成片,呈对称性分布,一般于四肢、臀部及下腹部多见,部分患者可伴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多形性红斑。
2.关节症状
多数患者会出现膝、踝、肘、腕等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可同时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等症状。
3.胃肠道症状
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胃肠道出血。
4.肾脏症状
约30%~60%的患者会出现肾脏损害,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管型尿,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
三、诊断
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发病情况、过敏史等。
2.进行体格检查,重点检查皮肤、关节、胃肠道和肾脏等部位。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免疫学检查等。
4.影像学检查,如腹部B超、CT等,有助于了解肾脏的情况。
四、治疗
1.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接触过敏原,给予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2.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可减轻过敏反应。
(2)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可减轻炎症反应。
(3)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可调节免疫功能。
(4)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可防止血栓形成。
(5)对症治疗:如使用利尿剂、降压药等,可缓解症状。
五、预防
1.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
2.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3.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4.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5.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六、特殊人群
1.儿童患者
儿童患者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注意药物的剂量和副作用。
2.孕妇患者
孕妇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
3.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下降,治疗时应注意药物的耐受性和副作用,同时要关注合并疾病的治疗。
七、预后
过敏性紫癜的预后一般较好,多数患者可在数周或数月内恢复。但如果病情严重,出现肾脏损害等并发症,则预后较差。因此,患者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