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可通过临床表现、尿液检查、血液检查、肾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方面综合判断。

1、临床表现
患者多无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损害,常在体检或偶然情况下发现尿液异常。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轻微腰酸、乏力或运动后血尿加重,但无显著临床症状。
2、尿液检查
尿常规显示镜下血尿(尿红细胞形态多为肾小球源性)和/或轻至中度蛋白尿(尿蛋白定量通常<1g/d)。需排除生理性蛋白尿、功能性血尿及非肾小球源性疾病。
3、血液检查
血常规检查用于排除感染或贫血,血生化检查(如肝功能、电解质)可辅助评估全身代谢状态。若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正常,可初步排除肾功能损害。
4、肾功能检查
通过内生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评估肾功能。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多正常,但需长期监测以排除早期损伤。
5、影像学检查
肾脏B超、CT或磁共振成像(MRI)可观察肾脏大小、形态及结构,排除肾脏肿块、囊肿等器质性病变。典型表现为肾脏大小正常,无结构异常。
6、病理学检查
经皮肾穿刺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可明确病理类型(如微小病变、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病理检查显示肾小球轻微病变,无新月体形成或肾小管间质损伤。
若发现尿液异常,应及时就医,遵医嘱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及血压,必要时行肾穿刺活检以明确病理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