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蛋白过敏是两种不同的情况,乳糖不耐受可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食物、分多次饮用等方法缓解,牛奶蛋白过敏则需避免食用相关食物,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1.乳糖不耐受:
定义:指人体缺乏乳糖酶,导致无法完全消化和吸收牛奶中的乳糖。
症状:主要包括腹胀、腹痛、腹泻、放屁等。这些症状可能在饮用牛奶后很快出现,也可能在数小时后才出现。
处理方法:
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的奶制品,如酸奶、乳糖酶处理的牛奶或羊奶。
分多次饮用牛奶,每次饮用量少一些,以减轻肠道负担。
可以考虑补充益生菌,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
避免同时食用其他可能加重症状的食物,如高纤维食物。
2.牛奶蛋白过敏:
定义:指人体对牛奶蛋白产生过敏反应。
症状:症状可能包括皮肤瘙痒、红肿、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喘息)、消化系统症状(如呕吐、腹泻)等。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
处理方法:
避免食用牛奶及含有牛奶蛋白的食物,如牛奶、奶酪、冰淇淋、蛋糕等。
选择替代品,如大豆制品、杏仁奶、椰奶等。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或免疫调节剂。
如果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乳糖不耐受或牛奶蛋白过敏的人群,最好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饮食调整。此外,对于婴儿,如果怀疑有牛奶蛋白过敏,应咨询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