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密切接触或接触污染物传播,以发热、口腔疱疹和溃疡为主要症状,通常可自愈,严重时需就医,治疗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预防可通过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者等方式。
1.病因: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病原体是柯萨奇A组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等肠道病毒。这些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密切接触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
2.症状:
发热:患儿可能会出现发热,体温通常在38℃至40℃之间,但也可能更高。
口腔疱疹:在口腔后部,如软腭、扁桃体、咽峡等部位,会出现小水疱或溃疡。这些疱疹可能会引起疼痛和吞咽困难。
其他症状:患儿可能还会出现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呕吐、头痛等症状。
3.诊断:医生通常根据患儿的症状和体征来诊断疱疹性咽峡炎。在诊断过程中,医生可能会进行口腔检查、血常规检查等,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4.治疗:
对症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如退烧、止痛等。医生可能会建议患儿多喝水、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口腔止痛药(如利多卡因凝胶)。
支持治疗:患儿需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支持。医生可能会建议患儿饮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抗病毒治疗:对于病情严重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
5.预防:
勤洗手:保持双手清洁是预防肠道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家长应教导孩子经常洗手,特别是在进食前和便后。
避免接触感染者:避免患儿与患有疱疹性咽峡炎或其他传染病的人密切接触。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定期更换牙刷、毛巾等个人用品。
加强锻炼:增强孩子的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疱疹性咽峡炎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在1至2周左右。但在某些情况下,病情可能会加重,如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此外,疱疹性咽峡炎在夏季和秋季较为流行,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