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脱位较为常见,复位方法主要有手法复位、切开复位。手法复位较为简单,但切开复位可治疗合并骨折、血管神经损伤等情况。复位后需将患肢抬高,早期避免剧烈运动,恢复情况需定期复查。
肘关节脱位较为常见,多发生于青少年,成人和儿童也时有发生。多数患者是由传达暴力和杠杆作用所造成。受伤后患者出现肘部疼痛、肿胀、活动障碍及畸形,可摸到异位的肱骨头,肘后三点关系完全破坏。X线检查可明确脱位的类型和移位情况,并有助于判断有无合并骨折。那么,肘关节脱位如何复位呢?
肘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手法复位:
患者仰卧位,一助手用双手握住患肢上臂,术者用双手握住患肢手腕,沿肱骨纵轴方向持续牵引,矫正侧方移位,然后逐渐将患肢外展、外旋,再屈肘,使前臂旋前,即可复位。
复位后,将肘关节屈曲90°,用石膏或夹板将其固定于功能位,3周后去除外固定,逐渐开始进行肘关节屈伸功能锻炼。
2.切开复位:
如果手法复位失败,或脱位合并骨折、血管神经损伤等,需要进行切开复位。
切开复位后,一般需要用螺钉、钢板等内固定物将骨折固定,并用石膏或支具将肘关节固定于功能位,固定时间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而定。
3.复位后的注意事项:
复位后,需要将患肢抬高,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复位后的早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活动,以免影响复位效果或导致再次脱位。
复位后的恢复情况需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肘关节脱位的复位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复位的效果和安全性。如果复位后出现疼痛加剧、肿胀加重、活动受限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