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具有血压波动大、体位性低血压、发作频率高、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异常等特征。
1.血压波动大
嗜铬细胞瘤释放的儿茶酚胺可引起血压阵发性或持续性升高,且血压波动较大,有时甚至可高达200/130mmHg以上。
2.体位性低血压
患者在改变体位时,如从卧位到站立位,可能会出现低血压,甚至晕厥。
3.发作频率高
高血压发作的频率可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每天发作数次,而有些人可能每月仅发作数次。
4.其他症状
除了高血压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心悸、多汗、焦虑、面色苍白、视力模糊等症状。
5.实验室检查异常
血和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香草扁桃酸(VMA)、甲氧基肾上腺素(MN)和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的测定可帮助诊断嗜铬细胞瘤。此外,超声、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也有助于发现肿瘤的位置。
6.影像学检查
嗜铬细胞瘤多位于肾上腺,也可发生在肾上腺外的部位,如腹主动脉旁、肾门、肝门等。因此,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和定位嗜铬细胞瘤非常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罕见,但诊断和治疗的原则与成人相同。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突然发生的高血压、血压波动大、体位性低血压等症状的患者,应高度怀疑嗜铬细胞瘤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肿瘤、药物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