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疝气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来源:民福康

新生儿脐疝气通常在出生后几周内出现,表现为脐部鼓起肿块,哭闹、咳嗽或用力时更明显,肿块通常可手推回腹腔。大多数可自愈,一岁后未愈或出现并发症则需手术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观察等待、使用脐疝带。需注意避免过度哭闹和用力,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异常及时就医。

新生儿脐疝气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在婴儿出生后的几周内出现。以下是关于新生儿脐疝气的症状、治疗方法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症状

1.在新生儿的脐部有鼓起的肿块,通常在哭闹、咳嗽或用力时更加明显。

2.肿块通常可以用手轻轻推回腹腔,但在哭闹或用力时可能会再次出现。

3.脐部可能会有少量的分泌物,但通常不会有异味。

二、治疗方法

1.观察等待:对于大多数新生儿脐疝气,在一岁以下通常会自行痊愈,因此可以先进行观察等待。

2.使用脐疝带:脐疝带可以通过外部压力帮助疝气回纳,并减少疝气的突出。使用时需要注意正确的佩戴方法和频率。

3.手术治疗:如果脐疝气在一岁后仍然没有自愈,或者出现了嵌顿、红肿等并发症,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修复疝气缺损并加强腹壁。

三、注意事项

1.避免过度哭闹和用力:过度哭闹和用力可能会导致疝气的加重,因此需要尽量避免。

2.保持脐部清洁干燥:脐部的清洁和干燥对于预防感染非常重要,可以使用温水轻轻擦拭。

3.及时就医:如果脐疝气出现了嵌顿、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新生儿脐疝气通常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如果对新生儿的脐部情况有任何疑虑,最好及时咨询医生的意见。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治疗方案。同时,家长也需要密切关注新生儿的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疝气
疝气一般指疝,是指体内器官或器官的一部分离开的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其他部位。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什么是脐疝?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脐疝是一种常见的脐部病变,又称为气肚脐。 脐疝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腹内压增高、脐部薄弱,导致腹腔内容物通过脐环突出而形成的。该病可以分为小儿脐疝和成人脐疝两种类型,其中婴儿的发病率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会逐渐降低。 脐疝患者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大部分婴儿脐疝都可以自愈,而新生儿脐疝和成人
脐疝的病因?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脐疝可分为新生儿脐疝、婴儿脐疝和成人脐疝等类型,不同类型的病因是有区别的。 1、新生儿脐疝 该类型是由于先天发育异常造成的。 2、婴儿脐疝 一般情况下胎儿脐环通常在出生后才逐渐缩小闭合,如果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瘢痕组织恢复不好,就可能导致脐部过于薄弱,当患儿在啼哭、咳嗽时,腹内压增大,腹腔内脏器受到挤
怎么判断新生儿脐疝严重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临床上可以通过观察脐疝大小、增长速度、伴随症状等来判断新生儿脐疝严重程度。 1、脐疝大小 脐疝的大小是判断其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脐疝的直径小于2厘米被认为是轻微的,而直径大于2厘米的脐疝可能更为严重。 2、增长速度 观察脐疝的大小是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如果脐疝增生速度缓慢,可能提示病情
新生儿脐疝最佳治疗时期是什么时候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不存在新生儿脐疝最佳治疗时期是什么时候。一般2岁后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脐疝是指疝囊通过脐环凸出所引起的疾病。新生儿脐疝主要是胚胎早期脱出的肠曲未能完全回复至腹腔内所致,一般在出生后即可被发现。由于该病在2岁内可能会自愈,因此暂时以观察为主。如果2岁后无法自愈,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家长日常需保持新生儿
新生儿脐疝怎么办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脐疝可以通过一般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 新生儿脐疝有一定的自愈可能性,所以一般情况下,通过加强脐部护理,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卫生,避免继发感染即可。同时需要按时观察新生儿脐疝的变化情况,如有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2、手术治疗 疝囊较大,脐环直径超过2cm或是存在脐疝嵌顿、怀
新生儿脐疝可以用手长期按压吗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脐疝一般不可以用手长期按压。 新生儿脐疝主要是由脐部先天性发育缺陷所致,由于脐部周围皮肤比较薄弱,易出现肿物突出的现象。若此时用手长期按压,可能会导致周围皮肤受到刺激,加重局部损伤、破损,易引起剧烈疼痛,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新生儿在患病期间,家长需要保持脐部卫生清洁,及时更换尿布。若脐疝较大,
脐疝怎么治疗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脐疝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 如果是婴幼儿脐疝多数情况下无需治疗,注意观察即可,在2岁左右基本上都可自愈。平时注意避免大声哭泣、用力咳嗽即可。 2、保守治疗 如果婴幼儿脐疝出现疝块脱出现象,可以请医生通过手术复位,一般会使用无菌纱布包裹一块略大于脐环的硬币或者硬片抵住
新生儿肚脐眼突出来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肚脐眼突出来,通常称为脐疝,可能与腹壁发育不完善、脐环未闭合、经常哭闹等因素有关。 1.腹壁发育不完善 新生儿脐部周围的腹壁肌肉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相对较为薄弱,当腹内压增加时,如哭闹、咳嗽、排便用力等,腹腔内容物就容易通过薄弱区域向外突出,形成脐疝。 2.脐环未闭合 新生儿出生后脐环会逐渐闭
新生儿脐疝气怎么治疗
钟志强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新生儿脐疝气的治疗主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详情如下: 1.观察等待 对于较小的、无症状的脐疝气,尤其是在一岁以内的新生儿,通常可以先密切观察,因为部分脐疝气可能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而自行闭合。在此期间,要注意避免孩子长时间剧烈哭闹、咳嗽等增加腹压的情况。 2.疝带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脐
新生儿脐疝可以用手长期按压吗
钟志强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新生儿脐疝一般不可以用手长时间按压。 新生儿脐疝多数情况下是由脐部先天性发育缺陷所致,由于脐部周围皮肤比较薄弱,易出现肿物突出的现象。若此时用手长时间按压,可能会导致周围皮肤受到刺激,加重局部损伤、破损,易引起剧烈疼痛,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新生儿在患病期间,家长需要保持脐部卫生清洁,及时更换尿布。若
小儿疝气手术有风险吗
徐果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小儿疝气手术的过程可能存在一定风险,因此术前需完善相应的检查,包括心脏、肺、肝肾功检查等。检查结果合格后,方可进行手术,避免产生并发症。年龄较小的小儿疝气患者,如出生几个月的婴儿,由于心肺功能等个体发育尚未完全,一般建议住院。年龄稍大的小儿疝气患者,建议进行日间门诊手术,节省时间和资源。手术时要注意有些早产儿本身呼吸功能不全,麻醉后可能会
小儿疝气怎么治疗
徐果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小儿疝气治疗,建议一岁以内小儿可以暂时观察或者使用小儿疝气带进行治疗。当小儿一岁以后,疝气没有自愈可能,需要到当地医院普外科或者小儿外科进行手术治疗,主要做的是疝囊高位结扎术。小儿疝气又称为儿童疝气,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因为疝块可随着病情加重而增大,疝块增大后不利于患儿身心发育,所以应该尽早实行手术治疗。
疝气怎么治疗
申英末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从西医角度,只要确诊疝疾病,如腹股沟疝、腹壁疝、脐疝、腹外疝,手术是唯一治愈方法。如果是腹股沟疝,对于一岁以内的孩子可以随着发育,逐渐恢复正常,所以对于较小的孩子可以暂时观察和等待,不着急过早手术,可以等到1岁以上,无法自行恢复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新生儿脐疝怎么护理
朱玲玲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一般来讲,新生儿脐疝会自己好,所以家长不要太着急,通常不需要特别的护理,有部分家长可能会用一些脐疝袋子把脐疝压着,其实此种情况下会压迫孩子的肚子,特别是小宝宝,可能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影响到呼吸,所以,新生儿脐疝,只要不是严重到需要手术,正常护理即可,不需要过多的关注,大概在半年之后,甚至不用到半年,三四个月就会自己好了。
新生儿脐疝的症状和治疗
张磊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新生儿脐疝症状为在脐部可见半球形肿块,哭闹或咳嗽时更为明显。安静睡眠时,肿物缩小或消失。用手指去触摸脐孔部位,手指会有冲击感。大约80%脐疝两岁以内可以自己愈合,随着年龄的增长,腹肌逐渐发达,脐疝逐渐缩小而愈合,不需要任何的治疗。但是年龄在两岁以上或者脐环直径超过两厘米患儿,应考虑手术切除疝道,修补腹壁缺损,以达到治愈目的。
新生儿脐疝怎么办
杨娟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在新生儿期,两侧腹肌未完全在中线合拢,留有缺损,称为脐环。当孩子哭闹过多或者咳嗽等原因,使得腹内压增高时,则会使腹腔内容物向外顶出,从而形成了脐疝。一般情况下,脐疝无需治疗。随着年龄增长,其周围肌肉发育完好以后,脐疝多在两岁以前可以自行愈合。但如果脐疝过大难以愈合,则需要进行手术修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