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腹泻是因母乳引发的一种特殊腹泻类型。
母乳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它出现的原因较为多样,一方面,母乳中前列腺素E2含量较高,这种物质会促进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分泌,从而导致宝宝大便次数增多、质地变稀。另一方面,部分宝宝对母乳中的乳糖不耐受,无法充分消化吸收乳糖,未被消化的乳糖进入大肠后被细菌发酵,产生气体和酸性物质,刺激肠道,引发腹泻。
母乳性腹泻的宝宝一般精神状态良好,食欲正常,体重增长也正常,大便多为黄色或黄绿色稀便,可能带有泡沫或奶瓣。通常无需特殊治疗,随着宝宝胃肠功能逐渐发育完善,症状会自行缓解。但如果腹泻严重,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喂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