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依据发生机制可分为漏出性胸腔积液和渗出性胸腔积液,其区别如下:
一、漏出性胸腔积液:
1.因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加而导致的胸腔积液属于漏出性胸腔积液。例如充血性心力衰竭和缩窄性心包炎会使体循环或肺循环的静水压升高,致使患者胸膜液体滤出量增多,从而产生胸腔积液,此为漏出液。这是由于静水压的改变,打破了原本液体进出胸膜的平衡状态,当静水压增高时,更多的液体从血管中滤出进入胸膜腔。
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所引发的胸腔积液也属于漏出性胸腔积液。像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会造成血浆白蛋白减少,进而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使得壁层胸膜毛细血管液体渗出量增大,最终形成漏出性胸腔积液。这是因为血浆胶体渗透压对于维持血管内外的液体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当其降低时,液体就更容易从血管中渗出到周围组织中。
二、渗出性胸腔积液:
1.胸膜毛细血管性渗透性增加会致使渗出性胸腔积液。比如胸膜炎可使患者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这样毛细血管内的液体、细胞、蛋白等物质就会渗入胸膜腔,形成渗出性胸腔积液。这是因为炎症等因素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发生了改变,原本不能通过的物质可以通过了。
2.此外,壁层胸膜淋巴回流受阻以及胸部外伤这两种情况也会导致渗出性胸腔积液。壁层胸膜淋巴回流受阻会影响液体的正常回收,而胸部外伤则可能直接导致血管、组织等损伤,引起液体渗出。
胸腔积液的分类主要基于其发生的机制不同,明确漏出性和渗出性胸腔积液的区别,对于诊断和治疗胸腔积液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