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腹水,都有哪些症状
肝腹水是一种肝脏疾病导致的腹腔内液体积聚的病症,症状包括腹胀、腹痛、纳差、恶心、呕吐、下肢水肿等,严重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可能导致腹腔感染、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危及生命。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利尿剂、补充白蛋白、腹腔穿刺放液、TIPS、肝移植等,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
1.什么是肝腹水?
肝腹水是指在肝脏疾病的基础上,由于门静脉压力增高、白蛋白降低、淋巴回流受阻等原因,导致腹腔内液体的生成和吸收失去平衡,过多的液体潴留在腹腔内。
肝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肝功能衰竭的重要标志之一。
肝腹水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腹腔感染、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2.肝腹水的症状有哪些?
腹胀:是肝腹水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由于腹腔内液体潴留,导致腹部膨胀、紧绷感。腹胀通常在饭后加重,平卧时更为明显。
腹痛: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可能与腹水刺激腹膜有关。
纳差、恶心、呕吐:由于肝功能减退,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下肢水肿:由于腹水的存在,可能会导致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消瘦、黄疸等症状。
3.肝腹水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如乙肝、丙肝抗病毒治疗,酒精性肝病戒酒,药物性肝病停用可疑药物等。
利尿剂:通过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螺内酯等,促进腹水的排出。
补充白蛋白:由于肝硬化患者白蛋白合成减少,导致腹水的形成,因此需要补充白蛋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腹水的消退。
腹腔穿刺放液:如果腹水过多,严重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可以进行腹腔穿刺放液,但放液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导致低血压和电解质紊乱。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对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TIPS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腹水的生成。
肝移植:对于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是唯一的治愈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肝腹水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需要注意休息,合理饮食,避免劳累和感染等。
对于有肝脏疾病的患者,应该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腹水等并发症。同时,患者应该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饮酒和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果出现腹胀、腹痛、下肢水肿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