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早期症状和治疗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HIV病毒引起,其潜伏期平均为8~9年,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感染艾滋病后,患者会出现持续发热、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最终可能导致死亡。目前,艾滋病还没有根治的方法,但可以通过抗病毒治疗、免疫重建治疗等手段控制病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牙刷等,同时应给予艾滋病患者关怀和支持,避免歧视。
一、艾滋病早期症状
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一般初期的开始症状像伤风、流感、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轻、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肿、血疱、滞血斑、皮肤容易损伤,伤后出血不止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不断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短、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呼吸困难等。
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还可侵犯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二、艾滋病治疗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方法。现阶段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艾滋病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恢复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疗及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对HIV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均无须隔离治疗。对无症状HIV感染者,仍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
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加强支持疗法,包括输血及营养支持疗法,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
2.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治疗的关键。随着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抗HIV的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3.恢复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疗
免疫重建的可能性与患者免疫功能损害的程度、治疗的早晚、免疫功能重建的速度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认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联合免疫重建治疗,是提高免疫功能的重要手段。
4.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治疗
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治疗,与一般机会性感染相同。对严重的感染,应选用强有力的抗生素,足量用药,必要时联合用药。
5.对症治疗
针对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进行相应的治疗。
三、温馨提示
1.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艾滋病患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和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2.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
3.避免共用注射器,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4.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应避免怀孕和哺乳。
5.对艾滋病患者应给予关怀和支持,避免歧视。
总之,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和预防,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应及时到医院或疾控中心进行检测和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