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因血尿酸水平升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而引发的炎症性疾病,病因包括尿酸生成过多、排泄减少及其他因素,症状主要有急性关节炎发作、痛风石、慢性关节炎等,诊断主要依靠血尿酸检查、关节液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预防的关键是控制血尿酸水平,特殊人群的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1.病因
尿酸生成过多:体内嘌呤代谢异常,导致尿酸生成过多。
尿酸排泄减少:肾脏排泄尿酸功能下降,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其他因素:遗传因素、饮食、药物、肥胖、饮酒等也可能增加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风险。
2.症状
急性关节炎发作:通常在夜间或清晨突然发作,受累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常见的受累关节包括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
痛风石:长期血尿酸水平升高可导致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和周围组织中沉积,形成痛风石。痛风石可导致关节畸形、功能障碍,并影响关节活动。
慢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可导致慢性关节炎,使关节逐渐破坏。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寒战、头痛等全身症状。
3.诊断
血尿酸检查:血尿酸水平升高是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依据。
关节液检查:关节液中找到尿酸盐结晶可明确诊断。
影像学检查:X线、超声、CT等检查可帮助评估关节损伤程度。
4.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调整饮食、限制饮酒、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多饮水等。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降低血尿酸水平,缓解关节炎症状。常用的药物包括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
急性关节炎发作的治疗:在发作期间,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缓解疼痛和炎症。
其他治疗:如关节镜下清理术、痛风石切除术等。
5.预防
控制血尿酸水平: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等方法控制血尿酸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合理的体重、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避免诱因:避免过度劳累、寒冷、受潮等诱因。
6.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痛风性关节炎相对较少见,多与遗传因素有关。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
老年人:老年人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漏诊或误诊。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其他疾病,治疗时需谨慎选择药物。
女性:女性在绝经前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较低,绝经后发病率逐渐升高。女性在怀孕期间血尿酸水平可能升高,但通常不会发生痛风性关节炎。
总之,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控制血尿酸水平,预防关节炎发作,保护关节功能。同时,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您对痛风性关节炎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建议,请咨询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