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症状有发绀、呼吸困难、生长发育迟缓、蹲踞现象、杵状指(趾)、晕厥等,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感染等症状。
1.发绀:由于心脏结构异常,导致血液在肺部无法充分氧合,使得还原血红蛋白增加,从而出现皮肤、黏膜青紫的现象。发绀通常在口唇、手指、脚趾等部位最为明显。
2.呼吸困难:由于心脏功能异常,导致氧气供应不足,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急促、喘息等症状。在活动或哭闹时,这些症状可能会加重。
3.生长发育迟缓:由于心脏功能不全,全身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导致营养物质和氧气无法充分供应给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从而影响生长发育。患儿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体重不增、营养不良等情况。
4.蹲踞现象:患儿在活动或哭闹时,会主动下蹲片刻,然后再恢复正常体位。这是由于蹲踞时下肢屈曲,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减轻了心脏负荷,同时下肢动脉受压,体循环阻力增加,使右向左分流减少,从而暂时缓解了缺氧症状。
5.杵状指(趾):由于长期缺氧,导致指(趾)端毛细血管扩张增生,局部软组织和骨组织也增生肥大,从而形成杵状指(趾)。
6.晕厥:在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由于心脏射血减少,可能会导致脑供血不足,从而出现晕厥、抽搐等症状。
7.其他症状: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还可能导致其他症状,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感染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儿的症状可能会有所不同,且症状的严重程度也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如果怀疑孩子患有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断。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同时,家长也应注意孩子的日常护理,避免孩子进行剧烈运动和哭闹,保持营养均衡,预防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