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慢性外耳道炎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来源:民福康

慢性外耳道炎的常见病因包括水液浸渍、挖耳损伤、化脓性中耳炎过敏反应、温度和湿度变化、全身性疾病、外耳道狭窄及长期使用抗生素等。治疗方法主要有清理外耳道、局部用药、口服药物、手术治疗、病因治疗和保持外耳道干燥等,具体治疗方法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和老年人,治疗时需注意药物选择和使用剂量。

一、病因

引起慢性外耳道炎的原因较为复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因素:

1.水液浸渍:游泳、洗澡或洗头时,水分进入外耳道,若未及时清除,可导致耵聍软化、膨胀,为细菌的繁殖创造条件。

2.挖耳损伤:经常用耳勺、火柴棒等挖耳,可导致外耳道皮肤损伤,若此时外耳道内的耵聍(耳屎)增多,或遇水浸渍,就会引发感染。

3.化脓性中耳炎:脓液长期刺激外耳道皮肤,可导致外耳道皮肤损伤、感染,从而引发慢性外耳道炎。

4.过敏反应:某些人对外耳道内的耵聍、外耳道表皮的脱落物,或空气中的某些物质过敏,可导致外耳道炎的发生。

5.温度和湿度变化:外耳道皮肤的耵聍腺分泌功能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当温度过高、湿度较大时,耵聍的分泌会增加,若不及时清理,容易滋生细菌,引发感染。

6.全身性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贫血、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可导致外耳道皮肤的营养障碍,抵抗力下降,从而容易引发感染。

7.外耳道狭窄:外耳道狭窄会导致外耳道内的耵聍不易排出,容易积聚,从而为细菌的繁殖提供了条件。

8.长期使用抗生素: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外耳道内的菌群失调,使条件致病菌(如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引发感染。

二、治疗方法

治疗慢性外耳道炎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清理外耳道:使用双氧水或硼酸酒精清洗外耳道,以去除外耳道内的耵聍、脓液及其他分泌物。

2.局部用药: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滴耳液等,以控制感染,减轻炎症。

3.口服药物:如果外耳道炎症状严重,或伴有全身症状,可口服抗生素或抗组胺药,如阿莫西林、氯雷他定等。

4.手术治疗:对于外耳道狭窄或闭锁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以扩大外耳道,改善症状。

5.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贫血等,以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外耳道炎的复发。

6.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外耳道进水,保持外耳道干燥,有助于预防感染的发生。

7.避免挖耳:挖耳可导致外耳道皮肤损伤,应避免挖耳,如需清理外耳道,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三、特殊人群

1.儿童:儿童的外耳道较狭窄,且皮肤娇嫩,抵抗力较弱,容易发生外耳道炎。治疗时应注意选择儿童适用的药物,并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同时,要注意保持儿童外耳道的干燥,避免进水。

2.孕妇:孕妇在治疗外耳道炎时,应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安全的药物进行治疗。

3.老年人:老年人的外耳道皮肤变薄,皮下组织减少,血液循环较差,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外耳道炎。治疗时应注意局部用药的时间和剂量,避免药物对皮肤造成刺激。同时,要注意保持外耳道的清洁,避免进水。

总之,慢性外耳道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清理外耳道、局部用药、口服药物、手术治疗等。治疗时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注意保持外耳道的干燥,避免进水。同时,要注意避免挖耳等不良习惯,以预防外耳道炎的发生。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过敏
正常的情况下,当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后大都面临两种命运,如果被机体识别为有用或无害物质,则这些物质将与人体和谐相处,最终将被吸收、利用或被自然排出。如这些物质被识别为有害物质时,机体的免疫系统则立即做出反应,将其驱除或消灭,这就是免疫应答发挥的保护作用。免疫应答是人的防卫体系重要的功能之一,但是如果这种应答超出了正常范围,即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进行攻击时,这种情况称为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是一种疾病,因为无端的攻击也会损害正常的身体组织,甚至免疫系统居然有时对机体本身的组织进行攻击和破坏,对人体的健康非常不利。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慢性外耳道炎是什么
张红萍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慢性外耳道炎主要是指患者外耳道皮肤和皮下组织发生的慢性炎性疾病。 慢性外耳道炎在临床上并没有特定的患病人群。患者发生慢性外耳道炎的情况时,其可能会出现耳内瘙痒、耳内闷胀感、皮肤改变、听力下降等不舒服的症状,如果患者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则会造成其病情持续加重,使其出现传导性听力下降的情况。慢性外
慢性外耳道炎的症状
张红萍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慢性外耳道炎可出现耳部不适、皮肤改变、听力下降等症状。 1、耳部不适 患者因外耳道炎症的刺激,可出现耳痒、耳闷胀感,耳部绿褐色、黑褐色分泌物流出等耳部不舒服的症状。 2、皮肤改变 患者因慢性炎症的发展,可出现皮肤改变,表现为耳廓、外耳道充血肿胀,耳道内出现鳞屑样血痂,以及碎屑脱落。 3、听力下降 病
什么是慢性外耳道炎疾病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慢性外耳道炎是一种外耳道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慢性或者复发性炎症。 外耳道进水、皮肤损伤、局部腺体分泌异常导致防御力降低、长时间配戴耳机等因素可能引起慢性外耳道炎的发生。此病的诱发因素一般包括内分泌紊乱、糖尿病、贫血等。慢性外耳道炎的患者可能会有耳内瘙痒、闷胀感、分泌物增多、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等症状。 明
慢性外耳道炎的就医指征是什么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慢性外耳道炎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等。 1.出现相应症状 患者出现耳内瘙痒、闷胀、耳臭等不舒服的症状时,需要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减轻其耳道内的炎症反应,加快其病情的恢复。 2.病情加重 患者出现听力下降、外耳皮肤充血等表现时,应该立即到正规的医院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改善其局部
慢性外耳道炎日常应注意什么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慢性外耳道炎日常应注意维持耳部卫生、纠正不良的习惯、调整生活作息等。 1.维持耳部卫生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维持耳部卫生,保持其外耳道部位的皮肤清洁、干燥,清除耳道内脓液、碎屑等,对疾病的恢复有良好的影响。 2.纠正不良的习惯 患者平时应该纠正不良的挖耳习惯,避免使用不干净的挖耳勺或坚硬的物品挖耳,防
慢性外耳道炎的症状有哪些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慢性外耳道炎的症状有耳部不适、皮肤改变、听力下降等。 1.耳部不适 患者发生慢性外耳道炎的情况时,炎症因子可对其局部皮肤产生刺激,从而导致其出现耳内瘙痒、闷胀感等不舒服的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耳臭的症状。 2.皮肤改变 患者耳廓和外耳道部位的皮肤出现炎性病变时,其还会出现局部皮肤充血、肿胀、增厚、结
慢性外耳道炎需要排脓吗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慢性外耳道炎是否需要排脓需根据耳道或鼓室内是否存在积液进行判断。 慢性外耳道炎是急性外耳道炎迁延不愈所致,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反应。患者在发病期间,炎症因子可刺激耳道皮肤黏膜或鼓室内组织,使其渗出炎性分泌物,从而引起积液。对于已经出现积液的患者,需要通过排脓来缓解耳痒、耳胀等不舒服的症状,预防病情进
外耳道炎怎么快速治愈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外耳道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 1、一般治疗 患者日常应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避免耳朵进水。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食上保持清淡营养,注意戒烟戒酒。 2、药物治疗 急性外耳道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头孢氨苄等抗生素进行治疗,能够促进炎症消
外耳炎的症状有哪些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外耳炎即外耳道炎,外耳道炎包括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慢性外耳道炎和坏死性外耳道炎,病理类型不同,症状也不同,具体如下: 1.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 患者的外耳道皮肤出现急性炎症性病变时,炎症因子可不断刺激外耳道皮肤,导致其出现外耳道疼痛、耳道肿胀、分泌物增多、听力下降等不舒服的症状。 2.慢性外耳道炎 急
外耳道炎是什么病
张辉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外耳道炎通常是由细菌、真菌感染引发的皮肤变态反应。 外耳道炎多见于春秋季节,可分为急性外耳道炎和慢性外耳道炎两种,常见引发外耳道炎的致病菌有链球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当外耳道受到局部环境改变的影响,如皮肤长期浸泡、分泌物持续刺激外耳道、机体免疫力下降等,都会增加外耳道炎症的风险。 急性外
霉菌性外耳道炎严重吗
马小丽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甲
霉菌性感染就是真菌感染,真菌喜欢生活在比较阴暗潮湿的环境里,外耳道是一个通道,口很小,又对外开放。如果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喜欢掏耳朵,使皮肤表面有了划痕、磨损、破溃,然后再加上流汗或者是游泳的时候脏水进入,夹杂着霉菌、真菌等致病菌,在外耳道里生存,最后就有可能导致感染。霉菌性外耳道炎其实还是比较麻烦的,因为外耳道的环境不是像皮肤表面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怎么回事
王正辉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真菌性外耳道炎往往继发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往往伴随鼓膜穿孔,鼓膜穿孔以后,外界水或者灰尘进入外耳道以内,容易导致感染。在抵抗力下降时,合并真菌感染,便容易出现真菌性外耳道炎。得了真菌性外耳道炎后,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耳鼻喉就诊,并进行真菌培养,然后对症药物治疗。
急性外耳道炎能自愈吗
董春光 主任医师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外耳道炎的原因很多,包括外耳道损伤、外耳道异物、污水的进入和炎症刺激,各方面都会导致急性外耳道炎。对于没有明显外因的外耳道炎,一部分可以慢慢自行好转,但是大部分急性外耳道炎,应该到医院及时就诊,清除外耳道的耵聍、异物、分泌物,甚至引起的疖肿,及时处理后才会得到治疗,并且必要时需要通过口服药物治疗才会使症状得到缓解。所以急性外耳道炎的治
外耳道炎用什么药
徐杨斌 副主任医师
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 三甲
外耳道炎有很多种类型。要根据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如外耳道湿疹可以采用硼酸酒精滴耳液改善外耳的酸碱度,抑制湿疹的发生。霉菌性外耳道炎需要使用抑真菌的药物,当合并细菌感染时,可以根据细菌种类的不同使用敏感抗生素,也可以使用广谱类抗生素滴耳液滴耳,如氧氟沙星滴耳液,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对于慢性外耳道炎,则要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可局部
外耳道炎恢复的前兆
邵剑萍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外耳道炎好的迹象主要就是以耳朵没有任何不舒服症状为主,比如外耳道炎患者一开始会出现外耳道流水症状,外耳道炎快好时候就会没有流水,而且听力也会逐渐恢复正常,耳朵瘙痒、疼痛等症状也会出现消失,就是外耳道炎快好前兆。如果是用药之后症状马上缓解,但自己却感受不到局部情况,建议到正规三甲医院就诊,然后让医生进行判断。
外耳道炎恢复的前兆
牛俊涛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患者外耳道炎经过治疗后,如果红肿、疼痛症状消失,渗出物减少,多考虑属于恢复前兆。外耳道炎一般是由于外耳道皮肤受损后合并细菌感染而引发的一种炎症性病变,如果患者仍然存在症状,建议积极按医嘱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期间病变部位要避免沾水,饮食方面要清淡。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