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肺心病喘的厉害怎么办
老年人肺心病喘得厉害时,需从多方面进行应对。一般治疗上,要立即休息并采取半卧位或坐位,进行低流量吸氧,同时给予心理安慰。药物治疗方面,依病情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利尿剂等。病情监测要密切观察症状、生命体征及进行血气分析监测。康复与预防包括呼吸功能锻炼、营养支持和预防感染。特殊人群温馨提示,要注意合并基础疾病时药物相互作用、肝肾功能减退时调整药物剂量、适当活动以及长期卧床者预防并发症。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体位:老年人肺心病喘得厉害时,应立即休息,避免活动加重心肺负担。可采取半卧位或坐位,这样能使膈肌下降,增加胸腔容积,利于呼吸,减轻呼吸困难症状。
2.氧疗:低流量吸氧是重要措施,一般氧流量控制在12L/min,吸氧浓度约25%29%。持续低流量吸氧可提高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改善呼吸困难,防止因缺氧导致的多脏器功能损害。但需注意,对于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高浓度吸氧可能抑制呼吸中枢,加重二氧化碳潴留。
3.心理安慰:老年人因喘憋症状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而这些情绪可能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家属及医护人员应多陪伴、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情绪,有利于患者放松,改善呼吸状态。
二、药物治疗
1.支气管舒张剂: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气道痉挛,减轻喘息症状。常用药物如沙丁胺醇、氨茶碱等。
2.抗生素:若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感染,应根据病原菌及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控制感染,减轻气道炎症,改善通气功能。
3.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减少气道分泌物等作用。在病情较重时,可短期使用,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能有效缓解喘息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有较多副作用,需谨慎。
4.利尿剂:肺心病患者常伴有右心衰竭,导致体循环淤血,加重呼吸困难。适当使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螺内酯等,可减轻水肿,降低心脏前负荷,缓解喘憋症状,但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监测电解质,防止电解质紊乱。
三、病情监测
1.症状观察:密切观察患者喘息程度、呼吸频率、节律及深度,有无发绀等表现。若喘息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呼吸频率过快或过慢,出现发绀加重等,提示病情恶化,需及时处理。
2.生命体征监测:包括体温、血压、心率等。发热可能提示感染加重;血压异常可能影响心脏灌注及功能;心率增快常是心肺功能不全的表现之一,需动态观察。
3.血气分析监测:定期检查血气分析,了解患者氧合情况及酸碱平衡状态。若出现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或酸碱失衡,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康复与预防
1.呼吸功能锻炼:病情缓解期,指导老年人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闭嘴经鼻吸气,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左右)和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可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肺功能,减少喘息发作次数。
2.营养支持:老年人肺心病患者因长期慢性消耗,易出现营养不良,影响机体免疫力及呼吸肌功能。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以补充机体能量消耗,增强抵抗力。
3.预防感染: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流感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可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减少肺心病急性发作。
五、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用药时需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例如,使用氨茶碱时,某些降压药可能影响其代谢,需密切监测氨茶碱血药浓度,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2.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使用抗生素、利尿剂等药物时,应注意调整剂量,防止药物蓄积中毒。
3.肺心病患者因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活动,但也需适当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如慢走、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活动量应循序渐进,以不引起明显气喘、心悸为宜。
4.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要注意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定期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鼓励患者适当活动下肢,必要时可使用弹力袜等辅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