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的氧疗注意事项

来源:民福康

肺心病氧疗需注意多方面内容。氧疗时机为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时开始,有慢性呼吸衰竭病史者更应密切关注。氧疗方式有鼻导管吸氧(适用于症状轻、病情稳定者)和面罩吸氧(适用于缺氧严重者)。氧疗浓度上,慢性稳定期主张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12L/min,氧浓度25%29%;急性加重期不超35%。氧疗时间分长期(每天不少于15小时)和短期(根据病情调整)。注意事项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监测血气及生命体征、维护氧疗设备。特殊人群中,老年患者要关注舒适度及吸氧规律性;儿童患者注意设备适配及固定防护;合并其他疾病患者留意相关疾病指标变化。

一、氧疗时机

肺心病患者由于肺部疾病导致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出现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当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时,应考虑开始氧疗。这一指标是基于大量临床研究确定的,在此氧分压水平以下,机体组织器官已处于缺氧状态,及时氧疗有助于改善组织的氧供,减轻缺氧对身体各系统的损害。对于有慢性呼吸衰竭病史的患者,更应密切关注血氧指标,一旦达到此标准需立即开始氧疗。

二、氧疗方式

1.鼻导管吸氧:最为常用,操作简便。适用于大多数症状相对较轻、病情稳定的肺心病患者。通过鼻导管将氧气输送至患者鼻腔,利用患者自主呼吸将氧气吸入肺部。这种方式能较好地满足患者日常的氧需求,且对患者的活动限制较小,患者可在吸氧的同时进行日常简单活动。

2.面罩吸氧:当患者缺氧症状较为严重,鼻导管吸氧无法有效纠正缺氧时,可考虑面罩吸氧。面罩吸氧能提供更高的氧浓度,适用于急性加重期或病情较重的患者。但长时间佩戴面罩可能会影响患者舒适度,尤其是老年患者可能会因面部受压等问题感到不适,需注意调整面罩的松紧度。

三、氧疗浓度

1.慢性稳定期:一般主张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控制在12L/min,氧浓度约为25%29%。这是因为肺心病患者长期处于二氧化碳潴留状态,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主要依靠低氧血症对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来维持呼吸。若给予高浓度吸氧,会解除低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导致呼吸抑制,加重二氧化碳潴留,甚至引发肺性脑病。对于年龄较大、心肺功能较差且长期处于稳定期的患者,更应严格控制氧浓度,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急性加重期:在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通气功能的基础上,可适当提高吸氧浓度,但一般也不超过35%。需密切监测动脉血气分析,根据结果及时调整氧疗方案。对于合并其他严重心肺疾病或有急性感染等导致病情急性加重的患者,需更加谨慎地调整氧浓度。

四、氧疗时间

1.长期氧疗:对于慢性肺心病患者,建议进行长期家庭氧疗,每天吸氧时间不少于15小时。研究表明,长期规律的氧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对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伴有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的患者,长期氧疗更为关键。

2.短期氧疗:在患者病情急性发作、住院治疗期间,根据病情变化和血气分析结果进行短期氧疗调整。例如在感染得到控制、呼吸功能有所改善后,可适当缩短氧疗时间,但仍需密切观察血氧情况。

五、注意事项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过程中要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气道堵塞影响氧疗效果。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采用雾化吸入等方式稀释痰液。老年患者或身体较为虚弱的患者,咳痰能力可能较差,家属或护理人员需协助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2.定期监测:定期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查,了解患者的氧合情况和二氧化碳潴留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氧疗方案。同时,要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观察氧疗效果和有无不良反应。对于使用便携式血氧仪在家中自行监测的患者,要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正确使用方法。

3.设备维护:使用氧疗设备时,要定期检查氧气装置是否完好,有无漏气、堵塞等情况。湿化瓶要定期清洗、消毒,防止细菌滋生。对于长期使用吸氧设备的患者,尤其是家庭氧疗患者,要了解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知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六、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患者:老年肺心病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耐受性更差。在氧疗过程中,除了严格控制氧疗浓度和时间外,要更加关注患者的舒适度。由于老年人皮肤较为敏感,鼻导管或面罩佩戴时间过长可能会引起皮肤压伤,需定期调整佩戴位置或更换柔软材质的导管和面罩。同时,老年患者记忆力可能减退,家属要协助其按时吸氧,确保氧疗的规律性。

2.儿童患者:儿童肺心病相对少见,但一旦患病,氧疗时要特别注意氧疗设备的选择,确保适合儿童的面部尺寸和气道特点,避免因设备不合适影响氧疗效果或造成气道损伤。儿童好动,在吸氧过程中要做好固定和防护措施,防止导管脱落或移位。同时,要向患儿及其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减轻患儿对吸氧的恐惧心理,提高配合度。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氧流量和氧浓度的调整需更加谨慎,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

3.合并其他疾病患者:若肺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在氧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血压、心脏功能等变化。因为缺氧和氧疗本身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影响,如高浓度吸氧可能会引起血压波动等。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监测血糖,因为缺氧可能会影响糖代谢,氧疗过程中也可能会因身体代谢变化对血糖产生影响。告知患者及家属这些潜在风险,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就医。

了解疾病
咳嗽
咳嗽是一种呼吸道常见症状,由于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胸膜受炎症、异物、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引起,表现先是声门关闭,呼吸肌收缩,肺内压升高,然后声门张开,肺内空气喷射而出。通常伴随声音。咳嗽具有清除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的保护性作用。但如果咳嗽不停,由急性转为慢性,常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如胸闷、咽痒、喘气等。咳嗽可伴随咳痰。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肺心病的症状及体征?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普通肺原性心脏病的症状是心律失常发绀、喘息、心功能不全、扑翼样震颤、呼吸困难、少尿。该病在临床上发展缓慢,除了原发肺部、胸壁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表现为肺、心脏功能不全及其它脏器损害,早期症状为咳嗽咳痰、心急气促、呼吸困难、乏力、劳动耐力降低、体检时有肺气肿的体征。
肺心病加重的因素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肺心病加重的因素是受凉感冒,不良的生活习惯,吸烟喝酒,过度劳累细菌感染,很多因素都会加重肺心病的发生,所以平时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防止剧烈的运动。诊断肺心病,应当到正规医院,找呼吸科医生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保护自身的心肺功能,防止病情的加重,同时加强对症支持处理,加强
肺心病的症状?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肺心病是比较严重的疾病。肺心病的症状和体征是逐步表现出的,早期肺心病的症状是呼吸和循环功能尚能代偿,晚期肺心病的症状则表现出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呼吸衰竭:在缺氧早期主要表现为紫绀、心悸和胸闷等。肺心病病变进一步发展时发生缺氧神经症状,称为肺性脑病,表现为头痛、头胀、烦燥不安、言语障碍,并有幻觉、精神
肺心病是什么病?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肺心病是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导致的肺动脉高压造成的心脏病。急性发作期要控制感染,吸氧,控制心衰和心律失常,一般心律失常经过控制感染后吸氧后自行消失。平时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戒烟,防治原发病的诱发因素,注意防寒保暖,防止感冒。适当的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如打太极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关键?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关键为1.改善诱因,控制感染,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2.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可经鼻导管或者面罩给氧。3.控制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应用β受体阻滞剂。4.控制心力衰竭,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如西地兰,毛花苷等,5.利尿药的应用如呋塞米,螺内酯,氢氯噻嗪等
肺心病早期怎么治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肺心病病人在早期的时候症状并不是很严重,可以经过一些方式来治疗,比如持续低流量的吸氧,能够缓解呼吸衰竭,体内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并且对于细菌感染可以给予敏感的抗生素抗炎治疗,比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药物,适当的使用氨茶碱,能够缓解心源性的哮喘。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饮食清淡,以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主,
肺心病早期能治好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一般休息后可以好转。一般伴随心率加快和心律不齐。该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如果预防得当,如果现象较轻,及早治疗,预后良好,一般不影响正常生活。平时要注意应讲究卫生、戒烟和增强体质,提高全身抵抗力,减少感冒和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肺心病是肺源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疾病造成的心脏问题,
肺心病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李忆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肺心病的治疗方法可以做抗感染治疗,包括舒张气道、氧气疗法、祛痰剂,综合治疗改善肺部病变,然后改善肺部循环,因此逐步降低肺心病的症状。如果处理不好,急性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下一步将经过强心、利尿、扩张管来改善心脏负荷状况,达到治疗目的。
肺心病是不是传染病?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心病不是传染病。肺心病一般由慢性支气管炎和肺部疾病造成的,可造成肺部血管阻力上升、血氧水平下降,形成肺动脉高压,正常表现为咳嗽、呼吸急促、心悸、胸痛等表现。而传染病通常是指由病毒、细菌在人体内滋生,经过唾液或飞沫进行传播。因此,肺心病不属于传染病。如果患上肺心病,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救治,避免发生危险
如何治疗肺心病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心病患者可以使用扩张支气管的药物治疗,例如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有助于通畅呼吸道,改善通气功能,若患者还存在缺氧情况,则需要通过气管插管方式来纠正通气功能。其次患者还要服用利尿剂,例如氢氯噻嗪片,通过增加尿量来消除身体水肿的情况,同时还能减轻右心前负荷。对于肺栓塞引起的急性肺心病患者,可以进行外
什么是肺心病
傅毅立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肺心病其实是由于肺功能下降或者肺脏其它疾病引起心功能衰竭的临床疾病的总称,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后者较为多见。肺心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强心剂、保钾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等,一般不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干预。
肺心病和慢性呼吸衰竭有关系吗
陈淑娟 主任医师
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 三乙
临床上有一种疾病称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长期慢性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导致肺血管出现缺血、缺氧性收缩、痉挛。肺血管长期缺血缺氧以后,就会出现血管内皮破坏、血管增厚,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首先会表现出右心室肥厚、增大,最后病人会出现心脏功能衰竭。患者在原有慢性咳嗽、咳痰的基础之上,会出现活动后胸闷、心慌、气短。
肺心病的症状
李玉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甲
肺心病比较常见的症状:一、呼吸系统的症状,比如比较常见的咳嗽、咳痰、喘、劳力性的呼吸困难或是严重的肺心病时,会出现即使不活动也会出现呼吸困难。二、出现心脏病的表现,比如食欲减退、双下肢浮肿,还有一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的心悸、气短;部分严重的病人,可能还会有肺衰竭的表现,比如头疼、嗜睡等。所以肺心病如果出现原有的咳嗽、咳痰、喘,甚至出现意识
肺心病吃什么食物好
王海燕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肺心病的患者,应该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因为肺心病的患者多数伴有慢性缺氧、胃肠黏膜的消化能力下降,所以要清淡饮食,少量多餐。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吃些肉类补充蛋白质。还可以多吃具有去痰湿作用的食物,如茯苓、薏米等,有助于消除水肿,减轻心脏负荷。
肺心病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付云杰 副主任医师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肺心病也就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其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环境温度和湿度,定期给房间进行通风。此外,肺心病患者需要保持舒适体位,比如抬高床头或者半卧位,必要时还可以进行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防止出现呼吸困难和窒息的情况。
肺心病后期是什么症状
郭晓云 副主任医师
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肺心病后期患者易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喘息、气急,且还会有用心衰竭的症状,如会出现眼面部浮肿、肝脏肿大、腹水、双下肢浮肿等相应的临床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肺心病是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到后期所产生的一种并发症,需要积极的予以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