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是一种因寒冷引起的局限性淤血性皮肤炎症损害,好发于儿童、妇女及末梢血运较差者,症状为紫红色肿块或硬结,伴有肿胀、发凉、瘙痒、麻木等,遇热后更甚,严重者可能出现水疱、溃疡,天气转暖后冻疮会自愈,但次年冬季容易复发。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物理治疗和系统治疗。预防冻疮应注意保暖、加强锻炼、注意护肤,特殊人群还需注意用药安全。
1.冻疮的症状:冻疮通常发生在手指、足趾、足跟、耳廓、鼻尖、面颊等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初期为局限性蚕豆至指甲盖大小紫红色肿块或硬结,伴有局部肿胀、发凉、瘙痒、麻木,遇热后更甚,严重者可能出现水疱、溃疡,通常天气转暖后冻疮会自愈,但次年冬季容易复发。
2.冻疮的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未溃破者可外用复方肝素软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等,已溃破者可外用抗菌药膏。
物理治疗:可采用紫外线、红外线照射等方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系统治疗:口服硝苯地平、烟酰胺等血管扩张剂,可改善血液循环。
3.冻疮的预防:
注意保暖:在寒冷的季节,应注意保暖,尤其是末梢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
加强锻炼: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耐寒能力。
注意护肤:保持皮肤湿润,避免皮肤干燥龟裂。
4.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皮肤娇嫩,更容易发生冻疮,家长应注意给孩子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孕妇:孕妇在使用冻疮药物时,应咨询医生,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末梢血液循环较差,更容易发生冻疮,且伤口不易愈合,容易引发感染,因此更应注意保暖和预防。
总之,冻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在冬季较为常见。患者应注意保暖,保持皮肤湿润,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如果冻疮已经发生,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