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引起的心脏衰竭晚期有哪些症状
肺心病引起心脏衰竭晚期症状多样,包括严重的呼吸困难,安静时也呼吸费力,动用辅助呼吸肌,影响生活;水肿从下肢开始的双侧对称性凹陷性水肿,严重时全身性水肿并伴浆膜腔积液;精神神经症状如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昏迷)和精神异常;消化系统症状有胃肠道淤血导致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以及肝脏淤血引发的肝区疼痛、黄疸、肝功能异常;心血管系统症状有心悸、心音减弱、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及右心奔马律。不同人群症状有差异,老年患者症状隐匿,合并基础病患者病情复杂,女性特殊时期心理负担重,儿童表述不准确,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
一、呼吸困难
肺心病引起心脏衰竭晚期,患者呼吸困难会极为严重。在安静状态下也会感到呼吸费力,需要动用辅助呼吸肌如肋间肌、胸锁乳突肌等参与呼吸运动,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幅度变浅。这是由于心脏功能严重受损,肺循环淤血进一步加重,气体交换障碍加剧,患者常伴有喘息、胸闷等不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无法平卧休息。
二、水肿
1.下肢水肿:多从下肢开始出现,表现为双侧对称性凹陷性水肿。因为右心衰竭导致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力升高,使得液体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一般先在脚踝部、胫前等部位出现,随着病情进展,水肿可向上蔓延至大腿、臀部等部位。长期卧床患者,水肿也可在腰骶部等低垂部位明显。
2.全身性水肿:晚期病情严重时,除下肢水肿外,还会出现全身性水肿,包括颜面、上肢等部位。同时,浆膜腔积液也较常见,如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胸腔积液可压迫肺组织,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腹腔积液则会引起腹胀、食欲减退等消化系统症状。
三、精神神经症状
1.意识障碍:由于严重的心衰导致脑供血不足,以及可能存在的呼吸功能不全引起的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甚至昏迷。这是病情危重的表现,需要及时处理。
2.精神异常: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精神错乱、烦躁不安等精神症状,可能与脑组织代谢紊乱有关。临床需与其他精神疾病相鉴别,避免误诊。
四、消化系统症状
1.胃肠道淤血:右心衰竭致体循环淤血,胃肠道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胃肠道淤血、水肿。患者会出现食欲明显减退,对食物缺乏兴趣,进食量大幅减少。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呈喷射性。
2.肝功能损害:肝脏淤血可导致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肝区疼痛不适,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即皮肤和巩膜黄染。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会升高,反映肝脏功能受损情况。
五、心血管系统症状
1.心悸:患者常自觉心慌,可感觉到心脏跳动异常,这与心脏负荷过重、心律失常等因素有关。常见的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严重时可出现房颤等快速性心律失常,进一步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2.心音改变:听诊时可发现心音减弱,尤其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这是由于肺动脉高压导致。同时,可能出现右心奔马律,提示心室舒张功能严重受损,是心脏衰竭晚期的重要体征之一。
温馨提示:对于老年患者,因其机体功能衰退,心肺储备能力差,上述症状可能更为隐匿或不典型,家属及医护人员需格外关注。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病情会更为复杂,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各疾病间相互影响。女性患者在更年期等特殊时期,由于内分泌变化,可能对病情感知更为敏感,心理负担加重,医护及家属要加强心理疏导。儿童若患肺心病致心脏衰竭晚期,症状与成人相似,但表述可能不准确,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呼吸、饮食等细微变化,及时告知医生。无论何种人群,一旦出现上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