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肝炎导致牙龈出血的原因包括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脾功能亢进、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等。
1.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场所,慢性乙肝肝炎会使肝细胞持续受损,影响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等的合成。当这些凝血因子缺乏时,人体凝血功能下降,微小血管破裂后血液难以凝固,从而导致牙龈容易出血。
2.脾功能亢进
乙肝病情进展可能引发门静脉高压,进而导致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脾脏会破坏过多的血小板,使血小板数量减少、功能降低,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其数量和功能异常,就容易出现牙龈出血症状。
3.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肝脏病变可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与利用,而维生素K参与凝血因子的活化过程。缺乏维生素K会使毛细血管壁的弹性和韧性下降,脆性增加,轻微刺激就可能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引发牙龈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