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鼻炎的原因
小儿鼻炎的病因包括多方面。感染因素上,病毒如鼻病毒等易引发,细菌在病毒感染后易继发,特殊情况还可能有真菌感染;过敏因素中,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食物性过敏原如牛奶、鱼虾等都可能诱发;解剖因素方面,鼻腔结构异常及鼻窦发育特点会增加患病风险;环境因素里,空气污染、温度湿度变化对鼻腔黏膜有不良影响;其他因素包含免疫功能异常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家长要关注孩子症状,用药遵医嘱,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过敏小儿避免接触过敏原。
一、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病毒是小儿鼻炎常见的病因,如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这些病毒感染鼻腔黏膜后,可引发炎症反应,使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研究显示,约50%的急性鼻炎由鼻病毒引起。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病毒的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发病。
2.细菌感染:在病毒感染后,鼻腔黏膜的防御功能下降,细菌易继发感染。常见的细菌有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可加重鼻腔炎症,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当小儿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时,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细菌感染引发鼻炎的风险会增加。
3.真菌感染:相对少见,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小儿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功能低下时,可能发生真菌感染,引起真菌性鼻炎。例如,患有免疫缺陷病的小儿,更易受到曲霉菌等真菌侵袭。
二、过敏因素
1.吸入性过敏原:花粉、尘螨、动物皮屑、霉菌等是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花粉多在春秋季飘散,对花粉过敏的小儿接触后易引发过敏性鼻炎。尘螨则普遍存在于被褥、地毯等家居环境中,小儿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接触尘螨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从而启动免疫反应,导致鼻黏膜出现炎症。
2.食物性过敏原:牛奶、鸡蛋、鱼虾、坚果等食物可能成为小儿过敏的诱因。当小儿摄入这些致敏食物后,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再次接触时,就可能诱发鼻炎症状。例如,有的小儿在食用牛奶后,除了出现皮肤过敏症状外,还可能伴有鼻痒、流涕等鼻炎表现。
三、解剖因素
1.鼻腔结构异常:部分小儿存在先天性鼻腔结构发育异常,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这些结构异常会影响鼻腔的通气和引流,导致鼻腔分泌物排出不畅,容易滋生细菌,引发炎症。
2.鼻窦发育特点:小儿鼻窦发育尚未完善,鼻窦口相对较大,鼻腔感染时,细菌容易侵入鼻窦,引发鼻窦炎,进一步加重鼻炎症状。
四、环境因素
1.空气污染: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以及各种颗粒物,如PM2.5、PM10等,会刺激鼻腔黏膜,降低其防御功能,增加小儿患鼻炎的风险。长期生活在工业污染区或交通繁忙地段的小儿,鼻炎发病率相对较高。
2.温度和湿度变化:气温骤变、空气过于干燥或潮湿,都可能对小儿鼻腔黏膜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在寒冷干燥的冬季,鼻腔黏膜容易干裂,增加感染几率;而在潮湿环境中,霉菌容易滋生,可引发过敏反应。
五、其他因素
1.免疫功能异常:小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或因某些疾病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如先天性免疫缺陷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会使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易患鼻炎。
2.不良生活习惯:小儿经常用手挖鼻,易损伤鼻腔黏膜,破坏鼻腔的防御屏障,导致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引发鼻炎。此外,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也会影响小儿身体的整体状态,使鼻腔局部抵抗力降低。
温馨提示:对于小儿鼻炎,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若孩子出现频繁流涕、鼻塞、鼻痒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由于小儿身体尚未发育成熟,用药需格外谨慎,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日常生活中,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避免用手挖鼻,保持鼻腔清洁;注意室内通风,定期清洗孩子的被褥、衣物,减少尘螨滋生;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孩子受凉或过热。对于有过敏史的小儿,要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