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的症状有哪些
脑血管痉挛指颅内动脉持续性收缩状态,多发生在脑底动脉环及其主要分支。常见病因有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损伤、颅内感染、介入手术等。症状主要有头痛(多为剧烈搏动性,可为全头或单侧)、头晕(伴恶心呕吐,活动后加重)、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依痉挛部位不同,如大脑中动脉对应对侧肢体症状等)、意识障碍(严重时嗜睡、昏睡甚至昏迷)。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易出现严重脑缺血且恢复慢,治疗需关注脏器功能;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可能受影响,应选影响小的诊疗措施;孕妇会影响自身与胎儿,治疗要权衡利弊;有基础疾病人群风险高,治疗需兼顾基础病。
一、什么是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痉挛指的是颅内动脉的持续性收缩状态。当各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壁受到刺激时,血管壁平滑肌就会发生强烈收缩,使得血管管径变小,进而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从解剖学角度看,脑血管痉挛主要发生在脑底动脉环及其主要分支,如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末端等部位。常见的引发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1.蛛网膜下腔出血:这是引发脑血管痉挛最常见的原因。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后,血细胞崩解产物和各种血管活性物质会刺激脑血管,引起血管痉挛。据研究,约70%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脑血管痉挛。
2.颅脑损伤:头部受到外力撞击,可导致脑血管的损伤,引发脑血管痉挛。这种情况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较为常见。
3.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炎症刺激脑血管壁,也可能诱发脑血管痉挛。
4.介入手术:脑血管造影、动脉瘤栓塞等介入操作,可能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进而引发脑血管痉挛。
二、脑血管痉挛的症状
1.头痛:是脑血管痉挛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头痛通常较为剧烈,呈搏动性,多为全头部疼痛,也可局限于某一侧。头痛程度与血管痉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相关,一般在脑血管痉挛发生后的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可持续数天甚至数周。
2.头晕:患者常感觉头部昏沉、眩晕,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这是由于脑血管痉挛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前庭系统功能受影响所致。头晕症状可能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稍有缓解。
3.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取决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部位。例如,若发生在大脑中动脉,可出现对侧肢体的无力、麻木,甚至偏瘫;若发生在大脑前动脉,可能出现对侧下肢的运动和感觉障碍;若累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可出现复视、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共济失调等症状。
4.意识障碍:当脑血管痉挛严重,导致脑缺血范围广泛时,可引起患者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昏睡甚至昏迷。意识障碍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脑缺血的程度和恢复情况有关。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脑血管弹性较差,发生脑血管痉挛后,更易出现严重的脑缺血症状,且恢复相对较慢。因此,一旦老年人出现头痛、头晕等疑似脑血管痉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规范治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因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药物治疗可能对这些脏器功能产生影响。
2.儿童: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脑血管痉挛对其神经系统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若儿童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家长需高度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措施。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药物,优先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如改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休息等。
3.孕妇:孕妇发生脑血管痉挛,不仅会影响自身健康,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胎儿宫内窘迫、发育迟缓等。孕期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怀孕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检查和治疗。治疗时需权衡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利弊,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或非药物治疗方法。同时,孕妇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
4.有基础疾病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管条件较差,发生脑血管痉挛的风险相对较高。这类人群平时应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复查。一旦出现疑似脑血管痉挛症状,应及时就医,告知医生基础疾病情况,以便医生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在治疗脑血管痉挛的过程中,需兼顾基础疾病的治疗,避免相互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