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小脑萎缩症状表现

来源:民福康

小脑萎缩老人会出现多方面问题。认知功能减退上,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近期远期记忆均受影响,执行功能障碍致复杂任务完成困难,语言功能障碍出现表达与理解问题;运动功能障碍方面,平衡失调致步态不稳易摔倒,共济失调使精细动作困难,部分老人还伴有意向性震颤;精神行为异常有抑郁、焦虑及人格改变;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自我照顾如穿衣洗漱等需协助,社交活动也因多种症状受限。此外,有慢性疾病老人要控好指标,有家族史老人应定期检查,服药老人就医要告知用药情况,家属照顾时需耐心关爱并创造安全环境。

一、认知功能减退

1.记忆力下降:老人可能对近期发生的事情难以记住,比如刚刚放置的物品位置、与他人交谈的内容等。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频繁询问重复的问题,像“我刚才说什么了”“这个东西我放哪了”。随着病情进展,远期记忆也可能受到影响,对过去熟悉的人、事、物记忆模糊。研究表明,小脑萎缩患者海马体等与记忆相关区域可能存在神经退行性改变,从而影响记忆功能。

2.执行功能障碍:在完成较为复杂的任务时出现困难,如计划一次外出旅行,难以规划行程、安排交通和住宿等。在进行需要多步骤操作的活动时,顺序容易混乱,例如烹饪一道复杂菜肴,会忘记先后步骤。这主要是因为小脑与大脑额叶等区域存在神经连接,小脑萎缩影响了这些区域间信息传递,干扰执行功能。

3.语言功能障碍:语言表达可能变得不流畅,说话时找词困难,出现停顿、犹豫,甚至说出一些词不达意的话语。理解他人话语也可能存在问题,对一些复杂句子、隐喻、幽默的理解能力下降。大脑语言中枢与小脑存在广泛联系,小脑病变影响了语言信息的处理和整合。

二、运动功能障碍

1.平衡失调:行走时步态不稳,像喝醉酒一样左右摇晃,容易摔倒。站立时也难以保持身体平衡,特别是在闭眼或双脚并拢站立时更为明显。这是由于小脑负责调节肌肉张力和身体平衡,萎缩后无法正常调控,导致平衡功能受损。研究显示,小脑萎缩患者的前庭小脑通路可能出现结构和功能异常,影响平衡觉输入和调节。

2.共济失调:上肢表现为指鼻试验不准,即患者将手臂伸直,用食指快速准确地指自己鼻尖时,动作笨拙、偏离目标。手部精细动作也受影响,如系纽扣、写字等动作变得困难,字迹变得歪歪扭扭、大小不一。下肢则表现为跟膝胫试验障碍,患者仰卧,将一侧下肢抬起,伸直,然后将足跟放在对侧膝盖上,沿胫骨前缘向下滑动时,动作不协调。这是因为小脑对肌肉运动的协调作用减弱,无法精确控制肌肉收缩和舒张的力度与时间。

3.震颤:部分老人可能出现意向性震颤,即在做动作时,接近目标物体时震颤更加明显,比如伸手去拿杯子,越靠近杯子,手部抖动越厉害。这是由于小脑对运动的调节功能失常,导致肌肉收缩的节律和力度异常。

三、精神行为异常

1.抑郁:老人可能情绪低落,对以往感兴趣的活动如下棋、钓鱼等失去兴趣,经常感到悲伤、无助,甚至出现自责、自罪观念。研究发现,小脑萎缩可能影响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的代谢和传递,这些神经递质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其失衡可能导致抑郁情绪。

2.焦虑:表现为过度担心、紧张不安,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忧心忡忡,常伴有心慌、手抖、出汗等躯体症状。小脑与边缘系统存在神经联系,小脑病变可能间接影响边缘系统功能,导致焦虑情绪产生。

3.人格改变:原本性格温和的老人可能变得易怒、暴躁,或者原本开朗外向变得冷漠、孤僻。这可能是由于小脑萎缩影响了大脑皮质与小脑之间的神经环路,导致人格相关的神经调节功能紊乱。

四、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1.自我照顾困难:随着症状加重,老人在穿衣、洗漱、进食等基本日常生活活动方面逐渐需要他人协助。比如穿衣时分不清前后、左右,洗漱时难以完成刷牙、洗脸等动作,进食时可能出现拿不稳餐具、咀嚼和吞咽不协调等问题。这不仅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也给照顾者带来较大负担。

2.社交活动受限:由于认知、运动和精神行为等方面的问题,老人参与社交活动变得困难。他们可能因平衡不稳、语言表达不清等原因不愿外出,逐渐与社会脱节,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温馨提示:

1.对于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人,这些疾病可能加速小脑萎缩进程,应严格遵医嘱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因为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脑血管,高血脂、高血糖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小脑血液供应,加重小脑萎缩。

2.有小脑萎缩家族史的老人,应更加关注自身身体变化,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如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神经功能测试等。家族遗传因素可能使这类老人患小脑萎缩风险增加,早期发现有助于采取干预措施延缓病情发展。

3.对于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老人,在发现小脑萎缩症状后就医时,务必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包括保健品。因为某些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小脑萎缩的治疗或加重症状。

4.照顾小脑萎缩老人的家属,要给予老人充分的耐心和关爱。由于老人可能因身体和认知变化出现情绪波动,家属应理解并积极引导。同时,注意为老人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如移除障碍物、安装扶手等,防止老人摔倒受伤。

了解疾病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小脑萎缩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脑萎缩有生理性原因也有病理性原因。随着年龄增加小脑也防止不了表现出萎缩,是正常生理现象,病理性现象例如遗传性共济失调会表现出小脑萎缩会明显或是一氧化碳中毒,脑外伤都可能会造成小脑萎缩,若是病理性需要及时治疗。
小脑萎缩能恢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脑萎缩是无法彻底恢复的,所以,患有这种疾病的病人,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相关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根据自身的具体症状,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因此提高生活质量。此外,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改变不正确的饮食习惯,不要吃辣椒、胡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改变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并且定期到医院复查,
老人患小脑萎缩的症状有哪些?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年人小脑萎缩的多见症状有:1、是头晕,头晕症状常持续,常伴随视物旋转或自我倾倒感,严重恶心呕吐。2、共济失调,最多见的表现是走路不稳。行走时,双脚分开,距离比肩宽,出现宽阔的基本步态。体格检查常发现眼睛闭着,难以站立。3、眼球震颤,最多见的粗大水平眼球震颤。必要时应当去医院进行检查。
小脑萎缩能恢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脑萎缩一般是比较难以恢复的,小脑萎缩正常属于慢性退行性病变,而且现阶段对于这种病并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所以比较难以根治。小脑萎缩多数是遗传性疾病所引发的,还有可能是缺血缺氧性疾病所造成的,在患病后正常会造成脑神经功能障碍,此外可能会造成认知障碍以及眼球震颤,确诊病情后,需要及时配合医生采取药物进行
脑梗引起小脑萎缩怎么办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死引起小脑萎缩可采取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对因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 1、一般治疗 患者饮食应低盐、低脂,多吃易消化、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维生素的食物,禁止吸烟、饮酒,防止病情加重。 2、对症治疗 患者小脑萎缩可能会发生共济失调,可使用氯硝西泮、丁螺环酮、坦度螺酮等药物治疗。 3、对因治疗 患者可使
小脑萎缩能治好吗怎么治疗
卫兰香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小脑萎缩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但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改善共济失调:盐酸丁螺环酮、盐酸苯海索等药物可以改善共济失调症状。 营养神经:维生素B1、维生素B12、甲钴胺等药物可以营养神经,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缓解精
多发性脑梗并且小脑萎缩怎么办
卫兰香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对于多发性脑梗并且小脑萎缩的情况,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方法,以下是一些建议: 1.药物治疗: 针对脑梗: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预防血栓形成;使用他汀类药物降低血脂、稳定斑块;如果有高血压,需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如果出现神经功能缺损,可使用神经保护剂、改善脑代谢药物等。 针对小脑萎
小脑萎缩能治疗好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脑萎缩一般不能治好。小脑萎缩可能是遗传性疾病、缺血缺氧性疾病、药物中毒等因素引起的脑损伤,部分患者可能是因年龄增大、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因素引起的小脑萎缩,属于慢性退行性病变,大多为不可逆病变,所以一般无法治愈。患者可以通过干预原发疾病来延缓小脑萎缩的速度。小脑萎缩患者通过头颅CT、核磁共振检查时,可以看到小脑体积缩小、周围腔隙增大、小脑
年轻人小脑萎缩能治好吗
王玉霞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年轻人小脑萎缩一般不能治好。年轻人小脑萎缩通常是由于遗传性疾病、药物中毒、酒精中毒、急性脑梗死、脑出血等原因导致的小脑退行性病变。脑萎缩具有不可逆性,且目前临床上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只能针对可控的疾病因素进行干预,延缓小脑萎缩的进展速度,但无法根治。小脑萎缩患者可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丁螺环酮、坦度螺酮等药物进行治疗,改善共济失调的症状。平时应
小脑萎缩后期症状是什么样的
赵红如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脑萎缩后期症状包括共济失调、脑神经功能障碍、构音障碍、认知障碍、眼球震颤,同时也包括其他的并发症。1.共济失调患者小脑萎缩无法掌控躯体平衡,会出现步态不稳的情况,一般可表现为醉酒样或剪刀步伐,后期则有可能丧失行走能力,需要长期卧床。2.脑神经功能障碍小脑萎缩患者发病后可出现眩晕、健忘、记忆力减退、神情呆钝、反应迟缓、手足震颤等症状。3.
脑起搏器对小脑萎缩有用吗
张宇清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小脑萎缩本身是影像上的表现,做磁共振发现小脑有萎缩。会带来不同的症状,比如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所谓共济失调就是上肢拿东西不稳,用筷子夹菜,但是送不到嘴里。下肢症状就是走路的问题,脚底像踩棉花一样,深一脚浅一脚。所以这种共济失调的表现,应用起搏器治疗是没有效果的。小脑萎缩也有可能还有其它的问题,比如引起小脑性震颤,小脑的齿状核功能缺失以后造
什么是小脑萎缩
林大正 副主任医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三甲
小脑萎缩不会导致痴呆,小脑是人体最大的平衡系统,一旦出现,主要影响的是各种平衡动作和平衡状态。人的意识、思维等智能活动是由大脑来完成,所以小脑萎缩与智能的改变并没有多大关系。但是临床的疾病比较复杂,如果脑部多系统受损,包括大、小脑等多部位,在临床症状上也可能有智能的改变。
小脑萎缩有什么症状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患者出现小脑萎缩以后,在临床上会表现为说话含糊不清、走路不稳,类似喝醉酒样的表现,还会伴有肢体动作不协调,经常会有动作走偏、过大或者过小,甚至还会出现肢体震颤。小脑萎缩是小脑发生形态学变化,比如变小或者出现相应功能异常。
脑出血后遗症小脑萎缩的表现
蒋同伯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脑出血后遗症小脑萎缩说明脑出血位置在小脑,由于脑出血压迫导致小脑萎缩。小脑主要起到调节平衡的功能,所以脑出血后遗症小脑萎缩的主要表现为平衡方面出现障碍,比如行走不稳、恶心、呕吐、天旋地转等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根据临床表现采取相关的治疗,以缓解相关不适症状。
中医能否治疗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属于一种神经病性的疾病。大多数表现为帕金森综合症的临床表现,首先要根据患者是否属于肌强直还是震颤,还是属于步态异常等症状。从症状层面来判断,中医大多数治疗效果是不会好的,但可能会延缓疾病的发展。一般临床上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大多数能够有效的延缓病情的发展。
如何治疗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治疗分为四个层面。第一、病因治疗。如果是变性性疾病,主要是年龄老化造成的,主要跟遗传相关。遵医嘱使用抗氧化应激药物来进行治疗;第二、根据相对应的症状进行治疗。如果病人出现震颤或者运动循环,临床上,主要按照帕金森综合症的治疗标准来进行用药;第三、延缓疾病的发展,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一般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修复治疗,如丁苯酞,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