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常见病因是肝硬化、门体分流手术和严重的急慢性肝病,诊断需结合病史、检查等,治疗关键是去除诱因,饮食管理也很重要,预防需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保持大便通畅、注意饮食卫生。
1.病因
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是肝性脑病最常见的病因。
门体分流手术也是肝性脑病的常见原因。
严重的急、慢性肝病也可能导致肝性脑病。
2.症状
轻微肝性脑病常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的认知障碍和行为改变。
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意识模糊、行为失常、睡眠障碍、定向力障碍等。
严重的肝性脑病可导致昏迷。
3.诊断
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诊断肝性脑病。
常用的检查包括血氨测定、脑电图检查、心理智能测验等。
4.治疗
治疗的关键是去除诱因,如控制感染、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
饮食管理也很重要,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
药物治疗包括乳果糖、门冬氨酸鸟氨酸等。
对于严重的肝性脑病,可能需要进行人工肝或肝移植治疗。
5.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肝硬化。
避免使用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肝性脑病的治疗和预防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如果怀疑有肝性脑病,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