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血压的常见原因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高血压与遗传、饮食、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继发性高血压与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药物等有关。确诊后,家长应注意饮食调整、增加运动量、定期监测血压,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1.原发性高血压
遗传因素:大约60%的小儿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
饮食因素:高盐、低钾、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BMI)增加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缺乏运动:运动量过少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社会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2.继发性高血压
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等。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中呼吸暂停导致缺氧,可引起血压升高。
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避孕药、滴鼻净等。
如果孩子被诊断为高血压,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调整:减少盐的摄入,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2.增加运动量:适当增加孩子的运动量,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压。
3.定期监测血压:家长应该定期带孩子测量血压,了解血压的变化情况。
4.就医治疗:如果孩子的血压较高,或者有其他症状,如头痛、头晕、鼻出血等,应该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总之,小儿高血压的原因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饮食、运动、睡眠等生活习惯,定期带孩子测量血压,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同时,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让孩子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