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紫癜性肾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和其他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如果血尿和蛋白尿比较严重,或者出现了高血压和水肿,需要卧床休息,直至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水肿消退。
饮食管理:过敏性紫癜患儿应避免食用可疑的过敏食物,如鱼、虾、蟹、蛋、奶等。如果有消化道症状,应给予无渣流食或半流食,有消化道出血时应禁食。
2.对症治疗:
抗过敏: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减轻过敏症状。
改善血管通透性:可以使用维生素C、芦丁等药物,改善血管通透性。
控制炎症:如果有炎症反应,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控制炎症。
控制高血压:如果血压升高,可以使用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控制血压。
控制蛋白尿:如果蛋白尿比较严重,可以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贝那普利、缬沙坦等,减少蛋白尿。
3.免疫抑制剂治疗:
环磷酰胺:可以用于治疗频繁复发或激素依赖的患儿,常用剂量为2mg/kg,每3~4周1次,静脉滴注,共6次。
吗替麦考酚酯:可以用于治疗激素依赖或不耐受的患儿,常用剂量为25~30mg/kg,分2次口服,每天1次。
环孢素:可以用于治疗激素耐药的患儿,常用剂量为3~5mg/kg,分2次口服,每天1次。
4.其他治疗:
中医中药:可以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使用中药治疗。
血液净化:如果患儿出现了急性肾损伤,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紫癜性肾炎的治疗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儿应注意休息,避免感染,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