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神经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主要表现为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具体包括疼痛、麻木、感觉过敏、无力、肌肉萎缩、共济失调、心血管系统异常、消化系统异常、泌尿系统异常、性功能障碍、排汗异常、皮肤病变、眼部病变、精神神经病变等,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或误诊,需早发现早治疗。
1.感觉神经病变
疼痛:感觉神经病变可导致疼痛,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更常见,可表现为刺痛、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
麻木:四肢远端感觉异常,如手套或袜套样分布。
感觉过敏:对触摸、温度等感觉过于敏感。
自发性疼痛: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出现自发性疼痛,如电击样、刀割样、烧灼样等。
2.运动神经病变
无力:四肢无力,常从下肢开始,逐渐向上发展。
肌肉萎缩:长期肌肉无力可导致肌肉萎缩。
共济失调:平衡功能障碍,行走不稳,易摔倒。
3.自主神经病变
排汗异常:出汗过多或过少,或出汗分布异常。
4.其他表现
皮肤病变:皮肤干燥、无汗、色泽变暗、汗毛脱落等。
眼部病变: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等。
精神神经病变:抑郁、焦虑、认知障碍等。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可能不具有特异性,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神经病变的筛查,包括神经电生理检查、感觉阈值测定等。一旦出现神经病变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此外,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糖尿病危险因素,也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关键。同时,患者应注意足部护理,避免受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适量运动等。对于已经出现神经病变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康复训练、物理治疗等,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