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

来源:民福康

预防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需多方面着手:一是严格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一般控制在7%以下,依患者情况调整,通过饮食、运动及药物实现;二是控制血压和血脂,血压一般控在130/80mmHg以下,血脂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依风险分层控制,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及必要药物;三是定期筛查与监测,病程超5年或有危险因素者每年至少一次全面神经功能评估,高危者增加频率;四是改善生活方式,戒烟,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足部受伤;五是特殊人群需注意,老年患者血糖控制目标适当放宽,注重足部护理和温和运动,儿童及青少年要规律生活、遵医嘱用药、家长密切关注,孕妇孕期严格控糖,产后持续监测预防。

一、严格控制血糖

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关键。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引发一系列代谢紊乱,损伤神经纤维。研究表明,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显著降低神经病变的发生风险。一般而言,糖化血红蛋白(HbA1c)应控制在7%以下,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及病史的患者可有所调整。年轻、无严重并发症且生活方式健康规律的患者,可尝试将HbA1c控制在更严格的范围如6.5%左右;而老年患者或伴有多种复杂疾病、生活方式难以改变的患者,可适当放宽标准至7.5%。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及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来实现血糖的良好控制。饮食上,遵循低糖、高纤维的原则,定时定量进餐;运动方面,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等,也可结合适量的力量训练。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糖药。

二、控制血压和血脂

高血压和高血脂会加速血管病变,进而影响神经的血液供应,增加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风险。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对于老年患者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可适当放宽至140/90mmHg。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如减少钠盐摄入、戒烟限酒、增加运动等控制血压,必要时使用降压药物。血脂方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目标值一般为小于2.6mmol/L,极高危患者应小于1.8mmol/L。通过低脂饮食、增加运动以及必要时使用调脂药物来控制血脂。

三、定期筛查与监测

定期进行神经病变相关检查至关重要,可早期发现神经损伤迹象,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于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或血糖控制不佳、伴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神经功能评估,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振动觉和温度觉检查等。对于病史较长、年龄较大且生活方式不健康的患者,检查频率可适当增加,如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

四、改善生活方式

1.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收缩,减少神经的血液供应。戒烟可显著降低神经病变的发生风险,无论烟龄长短,戒烟都对预防有益。

2.合理饮食:除控制糖分摄入外,还应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12、B6等营养素的食物,如肉类、蛋类、新鲜蔬菜等。维生素B12参与神经髓鞘的合成,缺乏时可能加重神经损伤。

3.适度运动:规律运动有助于改善血糖、血压和血脂,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压迫。但运动时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防止足部受伤,尤其是对于已有神经病变的患者,更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五、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在预防神经病变时,血糖控制目标应适当放宽,避免因低血糖导致严重后果。同时,由于老年人对疼痛等感觉相对迟钝,更要注意足部护理,每天检查双脚是否有破损、水疱等,选择舒适、合脚的鞋子,防止足部受伤而不自知。运动方面,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强度不宜过大。

2.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血糖控制既要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要预防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家长应监督孩子规律饮食和运动,避免因学业压力等导致生活不规律。药物治疗时,需严格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由于儿童对自身症状表述可能不准确,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是否有肢体麻木、疼痛等异常表现,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3.孕妇:孕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较大,不仅影响自身,还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孕期应严格控制血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优先选择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要密切关注神经病变相关症状,由于孕期身体变化,可能会掩盖或混淆神经病变症状,需更加细致观察。产后也不能放松对血糖的监测和神经病变的预防,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治疗方案。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水疱
水疱是指高出皮肤的疱疹,内含有水液。水疱的形成大多是由于炎症反应的结果,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疥虫)或变态反应引起的炎症,常见有天疱疮、疱疹样皮炎、带状疱疹等。天疱疹的皮损特征是,在外观正常的皮肤和粘膜上发生大水疱,并有表皮剥离,好发于皮肤皱折部位,多见中年人患病。疱疹样皮炎,带状疱疹则为多形性皮损。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该如何预防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就是指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预防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方法有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遵医嘱用药、积极治疗原发病等。 1.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 平时应该控制脂肪、糖分和钠盐的摄入,避免脂质沉积,防止血液黏稠,引起代谢障碍,预防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发生。 2.遵医嘱用药 遵医嘱使用药物,严禁擅自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怎么回事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专业名称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多数情况下是由于代谢紊乱、循环障碍等原因引起的、药物因素可诱发该疾病发生。 一、基本病因 1、代谢紊乱 高血糖可造成组织蛋白糖基化,导致外周神经的结构被破坏,血糖得到控制后,破坏可继续进行,引起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2、循环障碍 血
糖尿病可以吃生姜吗
汪艳芳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患者可适量食用生姜。 生姜本身含糖量低,升糖指数也较低,适量食用一般不会导致血糖大幅波动。研究表明,生姜中的姜辣素等成分可能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辅助调节血糖,但这种作用较弱,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生姜性温热,过量食用可能刺激胃肠道,建议每天食用不超过5克,且避免长期大量食用。若本身有胃溃疡、
糖尿病神经病变可逆吗
宁志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糖尿病神经病变在早期且病情较轻时可能具有一定可逆性,但中晚期通常难以完全逆转。 糖尿病神经病变主要由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细胞损伤,早期如果能通过严格血糖控制、营养神经治疗及改善微循环措施,可减少神经功能永久性损失,部分受损神经可能恢复正常功能。 然而,一旦病情发展至中晚期,神经损伤多呈不可逆性,患者恢
糖尿病人,能吃无花果吗
汪艳芳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人一般可以吃无花果,但需适量。 无花果含有较高的糖分,食用后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但无花果中也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因此,糖尿病人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适量食用无花果。同时,应注意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合理搭配饮食,避
糖尿病可以喝酒吗喝什么酒合适
张会峰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患者不建议喝酒。 酒精会干扰血糖代谢,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升高或降低,增加低血糖风险,且饮酒时易忽略饮食控制,不利于血糖稳定,故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喝酒。啤酒热量较高,含有碳水化合物,饮用后可能使血糖升高,且过量饮用易导致肥胖,加重胰岛素抵抗,对病情控制不利。 若糖尿病患者饮酒后出现心慌、出汗、头
糖尿病人能否食用火龙果
宁志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适量食用火龙果,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火龙果含糖量中等偏低,每100克约含8-10克糖分,且升糖指数约为25-55,属于低至中等水平,其富含的膳食纤维能延缓糖分吸收,减少餐后血糖波动。 建议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平稳时适量食用,每次食用不超过100克,优先在两餐之间或运动后食用,避免
糖尿病会传染吗
李焱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糖尿病不会传染。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不存在传染性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因此不会通过接触、飞沫等方式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糖尿病的主要类型包括1型和2型,1型多与自身免疫缺陷、遗传易感性有关;2型则与肥胖、久坐、高糖饮食等生活方式因素及遗传背景相关。
糖尿病人能吃枇杷吗
钟历勇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枇杷,但需控制摄入量、选择合适的时间、监测血糖等。 1.控制摄入量 糖尿病人应该根据个人的血糖控制情况和饮食计划,合理控制枇杷的摄入量。一般建议每次吃不超过100克,也就是一小碗的量。 2.选择合适的时间 最好在两餐之间或作为加餐食用,而不是在正餐时大量吃,以免影响血糖控制。 3.监
糖尿病传染吗
高霞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糖尿病不会传染。 它是一种由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核心问题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血糖升高,而非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虽然部分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可能通过特定途径传播并增加糖尿病风险,但糖尿病本身不具备传染性,与患者共同生活、进餐或接触其血液、体
糖尿病人的血糖正常值多少算是正常的
高宇 主任医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三甲
对于没有严重并发症、比较年轻、糖尿病的病史不是很长的患者,建议空腹血要在4.4~7.0mmol/L之间。非空腹状态下的血糖要在10mmol/L以下。但是对于老年人,比如年龄超过60岁以上或是年龄超过8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病史很长,糖尿病在10年~20年以上,患者的自理能力很差。这样的患者建议空腹血糖值要放宽,空腹血糖值可以在6~8mm
怎样确定得了糖尿病
乌仁图雅 主任医师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三甲
确诊糖尿病可以做以下检查,一是静脉血糖检测,此检测方法是诊断糖尿病的唯一标准。即糖尿病的诊断空腹静脉必须是静脉血糖大于或等于7毫摩尔每升两次是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每升两次。另外,糖尿病尿糖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尿酮体也是糖尿病的诊断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怎么治
顾操 主治医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类非常棘手的疾病,早期可以通过控制血糖,口服促进微循环的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延缓的发展,不让病变进展成为增殖期。一旦病变进入增殖期,有大量的玻璃体积血,大量新生血管膜甚至引起了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经是最后的手段,手术很复杂,首先要切除玻璃体,剥除新生血管膜,随后进行视网膜
糖尿病可以吃辣的吗
李超林 副主任医师
烟台毓璜顶医院 三甲
糖尿病患者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虽然此类食物当中含有过多糖分,但属于刺激性食物,不利于身体健康,且不利于血糖的控制。糖尿病患者尽量多吃柔软、易消化的食物,可适当吃馒头、荞麦、米饭、小米饭等主食;多吃芹菜、蔬菜、大白菜、卷心菜等蔬菜,适当吃莲雾、柚子等含糖量偏低的水果。
糖尿病人能吃醪糟吗
李超林 副主任医师
烟台毓璜顶医院 三甲
糖尿病患者尽量少吃醪糟。醪糟是由糯米制作而成的食物,存在较高的营养价值,但含有糖分较高以及含有一定量的乙醇,易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平稳的情况下,可少量进食。如果血糖较高,则尽量不要吃;患者平时需注意加强饮食控制以及生活方面的管理,饭后适当运动,注意监测血糖的变化。
糖尿病人能吃麦芽糖醇吗
李超林 副主任医师
烟台毓璜顶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可适当、少量吃麦芽糖醇。麦芽糖醇是一种甜味剂,糖尿病患者进食后不会对胰岛素分泌造成明显的影响,便不会影响血糖的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需注意营养的均衡,适当多吃蛋白质、氨基酸以及营养物质较为丰富的食物,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维持患者血糖的平稳。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