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5期是什么意思
糖尿病肾病5期即终末期肾病阶段,肾小球滤过率严重下降,肾脏功能严重受损。其表现包括肾功能相关的毒素蓄积、水钠代谢紊乱症状,以及心血管、血液、神经系统等其他系统累及症状。治疗方法有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药物治疗(控制血压、纠正贫血、调节钙磷代谢等药物)以及生活方式调整(控制蛋白质、钠盐、水分摄入,适当运动)。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因身体机能衰退,治疗需综合评估,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儿童及青少年少见但影响生长发育,治疗要考虑其特点并关注心理;孕妇怀孕风险高,需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方案,加强监测并调整治疗方式与药物。
一、糖尿病肾病5期的定义
糖尿病肾病5期即终末期肾病阶段,此阶段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严重下降,低于15ml/min/1.73m2,意味着肾脏功能已严重受损,肾脏对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的排泄能力大幅减退,机体的内环境稳态难以维持。
二、糖尿病肾病5期的表现
1.肾功能相关表现
毒素蓄积症状:由于肾脏排泄功能障碍,尿素氮、肌酐等代谢废物在体内大量潴留,引发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还可能出现乏力、皮肤瘙痒等全身性不适。
水钠代谢紊乱:肾脏排水、排钠能力降低,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可从下肢逐渐蔓延至全身,严重时可出现胸水、腹水,还可能引发高血压,且血压控制难度增大。
2.其他系统累及表现
心血管系统:高血压、水钠潴留及毒素刺激等因素,使心脏负担加重,易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肾病5期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血液系统: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导致肾性贫血,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同时,血小板功能异常,增加出血风险。
神经系统:代谢废物蓄积及神经纤维变性,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出现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还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发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三、糖尿病肾病5期的治疗
1.肾脏替代治疗
血液透析:通过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经过透析器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再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体内。一般每周需进行23次透析,每次4小时左右。
腹膜透析:利用患者自身的腹膜作为半透膜,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通过腹膜与血液之间的物质交换,达到清除毒素和多余水分的目的。患者可在家自行操作,每天进行35次换液。
肾移植:对于合适的患者,肾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但肾源短缺、免疫排斥反应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2.药物治疗
控制血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在血压控制不佳时,可能还需联合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其他降压药物,以减少蛋白尿,延缓肾脏疾病进展。
纠正贫血药物: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剂,可改善患者贫血症状。
调节钙磷代谢药物:活性维生素D及磷结合剂,用于纠正钙磷代谢紊乱,防治肾性骨病。
3.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以优质蛋白为主,如瘦肉、鱼类、蛋类、奶类等,每天摄入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肾功能情况个体化调整;限制钠盐摄入,每天不超过3g,以减轻水肿和高血压;控制水分摄入,量出为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运动: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对肾脏替代治疗的耐受性较差。在选择透析方式时,需综合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认知能力等。如腹膜透析操作相对简单,但对于视力不佳、手部灵活性差的老年人可能存在操作困难;血液透析需建立血管通路,对于血管条件差的老年人可能增加并发症风险。
药物治疗时,由于老年人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易发生药物蓄积中毒,需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根据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
2.儿童及青少年
糖尿病肾病5期在儿童及青少年中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对其生长发育影响巨大。肾脏替代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如腹膜透析可能更有利于儿童的营养维持和生长发育,但需注意预防腹膜炎等并发症。
药物治疗方面,儿童用药需谨慎选择,严格掌握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同时,要关注疾病对儿童心理的影响,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
3.孕妇
糖尿病肾病5期患者怀孕风险极高,可能导致病情急剧恶化,危及孕妇和胎儿生命。若已经怀孕,需与产科、肾内科等多学科团队密切协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孕期需加强胎儿监测,密切关注孕妇肾功能、血压、蛋白尿等指标变化。肾脏替代治疗方式需根据孕妇具体情况调整,如血液透析可能需增加透析频率,以更好地维持内环境稳定;药物治疗要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