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的临床表现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可出现多种病理生理改变及全身各系统症状。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方面,水过多易致急性肺水肿、脑水肿和心力衰竭;高钾血症严重可致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代谢性酸中毒有消化系统症状及呼吸改变;低钠血症可致头晕、昏迷等;低钙血症与高磷血症影响骨骼健康。蛋白质代谢产物积聚表现为氮质血症及其他毒性物质积聚,引发各系统功能紊乱。全身各系统症状包括消化系统最早出现多种不适及消化道出血;心血管系统有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呼吸系统易并发肺部感染;神经系统出现意识障碍等;血液系统有贫血及出血倾向。
一、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1.水过多:由于少尿期肾脏排水减少,若不严格控制水分摄入,易导致水潴留。轻者可出现体重增加、皮下水肿,严重时可引发急性肺水肿、脑水肿和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表现为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等;脑水肿可致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抽搐甚至昏迷;心力衰竭可有心悸、气促、心率加快等症状。对于老年人、儿童以及本身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水过多的风险更高,更需严格控制液体入量。
2.高钾血症:肾脏排钾减少,同时组织分解代谢增强,钾离子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导致血钾升高。轻度高钾血症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有乏力、手足感觉异常。随着血钾进一步升高,可出现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严重时可发生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高钾血症是少尿期最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也是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监测血钾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糖尿病肾病、挤压综合征等易出现高钾血症的患者。
3.代谢性酸中毒:体内酸性代谢产物排泄障碍,同时肾小管泌氢和重吸收碳酸氢根能力下降,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呼吸加深加快,严重时可出现嗜睡、昏迷。对于原有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代偿能力受限,酸中毒更易加重病情。
4.低钠血症:主要因水潴留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或呕吐、腹泻等使钠丢失过多。患者可表现为头晕、乏力、表情淡漠,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对于使用利尿剂的患者,需密切监测血钠水平,防止低钠血症的发生。
5.低钙血症与高磷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时,钙磷代谢紊乱,由于钙摄入减少、活性维生素D合成障碍及高磷血症等原因,导致低钙血症。而肾脏排磷减少,会引起高磷血症。低钙血症患者可出现手足抽搐、腱反射亢进等表现,高磷血症本身症状不特异,但会加重钙磷代谢紊乱,进一步影响骨骼健康。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钙磷代谢紊乱对骨骼发育影响更大,需密切关注。
二、蛋白质代谢产物积聚
1.氮质血症:蛋白质代谢产物如尿素氮、肌酐等不能经肾脏正常排出,在体内蓄积,导致血中尿素氮、肌酐水平升高,称为氮质血症。患者早期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乏力、头痛、失眠等,严重时可影响神经系统,导致意识障碍、昏迷。定期监测血尿素氮、肌酐水平,可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及病情进展。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氮质血症进展可能更快,需更密切监测。
2.其他毒性物质积聚:除尿素氮、肌酐外,胍类、酚类等毒性物质也在体内积聚,可引起各系统功能紊乱,进一步加重病情。如影响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精神症状;影响心血管系统,加重心脏负担等。
三、全身各系统症状
1.消化系统:最早出现且最常见,除上述提到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外,还可出现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道黏膜因水肿、糜烂、溃疡等,可导致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对于本身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患者,少尿期更易诱发消化道出血,需积极预防。
2.心血管系统:除上述因水过多导致的心力衰竭、肺水肿外,高血压也较为常见。因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原因,患者血压升高,可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严重高血压可导致高血压脑病。此外,心律失常也较常见,与高钾血症、低钙血症等电解质紊乱有关。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心血管功能较差,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风险更高,需密切监测血压、心律等。
3.呼吸系统:除急性肺水肿外,患者抵抗力下降,易并发肺部感染,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对于长期卧床、意识障碍的患者,肺部感染风险更高,应加强护理,定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4.神经系统:可出现意识障碍、躁动、谵妄、抽搐、昏迷等症状,与毒素积聚、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多种因素有关。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更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
5.血液系统:可出现贫血,主要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红细胞破坏增加等原因导致。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同时,血小板功能异常,可出现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对于原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血液系统症状可能更严重,需积极对症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