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无尿期的表现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无尿期有多方面表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如可能出现水过多致急性肺水肿、脑水肿,高钾血症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还有高镁血症、高磷血症与低钙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蛋白质代谢产物积聚引发氮质血症,出现消化系统及尿毒症脑病症状;全身各系统也有症状,消化系统有恶心呕吐等,心血管系统可致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呼吸系统可因水过多致肺水肿或并发肺部感染,血液系统出现贫血与出血倾向,神经系统有尿毒症脑病及周围神经病变。特殊人群中,儿童病情进展快影响发育,老年人易加重基础病,孕妇威胁自身与胎儿,有慢性病史者肾脏恢复难、预后差,各人群均需针对性注意相关事项。
一、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表现
1.水过多:此期肾脏排水能力急剧下降,若不严格控制水分摄入,易导致体内水潴留。轻者表现为体重增加、水肿,严重时可引发急性肺水肿、脑水肿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如肺水肿可致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脑水肿可引起头痛、呕吐、昏迷等症状。尤其对于老年人及心肺功能不佳者,水过多引发并发症的风险更高,需更严格控制补液量。
2.高钾血症:肾脏排钾减少是主要原因,同时组织损伤、感染、热量摄入不足等因素促使细胞内钾释放到细胞外,进一步加重高钾血症。轻度高钾血症时,患者可出现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甚至心脏骤停。高钾血症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无尿期最危险的电解质紊乱,需密切监测血钾水平。
3.高镁血症:镁主要经肾脏排泄,少尿无尿期镁排出受阻,易在体内蓄积。高镁血症可抑制神经肌肉接头传递,患者表现为嗜睡、深部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抑制、昏迷等。
4.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少尿无尿期,磷排出减少,血磷升高。同时,由于钙磷乘积为一常数,血磷升高会导致血钙降低。低钙血症可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患者出现手足抽搐、腱反射亢进等症状。
5.代谢性酸中毒:体内酸性代谢产物排出障碍,同时肾小管泌氢和重吸收碳酸氢根能力下降,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出现乏力、嗜睡、呼吸深大等表现。严重酸中毒可抑制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增加患者死亡率。
二、蛋白质代谢产物积聚
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而肾脏排泄功能受损,导致含氮代谢产物如尿素氮、肌酐等在体内蓄积,引起氮质血症。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烦躁不安、意识障碍等尿毒症脑病表现。
三、全身各系统症状
1.消化系统:除上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外,还可出现腹胀、腹泻、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与胃肠黏膜糜烂、应激性溃疡等有关,严重出血可导致休克,危及生命。
2.心血管系统:水钠潴留可导致高血压,严重时可引发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等。此外,高钾血症、酸中毒等可导致心律失常,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对于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无尿期,心血管系统症状往往更严重,预后更差。
3.呼吸系统:除可能因水过多导致肺水肿外,还易并发肺部感染,这与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卧床等因素有关。肺部感染可加重呼吸功能障碍,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
4.血液系统:患者可出现贫血,主要原因是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同时存在红细胞寿命缩短、出血等因素。此外,患者还可能有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与血小板功能异常有关。
5.神经系统:除尿毒症脑病表现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儿童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无尿期时,病情进展可能更快,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症状,如精神状态、尿量、水肿情况等。在治疗过程中,药物选择和剂量需严格根据儿童体重、年龄等因素精准计算,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同时,保证患儿营养均衡,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
2.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无尿期易加重原有疾病病情。应更加严格控制液体入量和血压,密切监测心功能。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用药时需谨慎选择,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3.孕妇:孕妇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无尿期,不仅威胁自身健康,还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导致胎儿窘迫、早产、死胎等严重后果。治疗过程中,需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安全的治疗方法。同时,密切监测胎儿宫内情况,如胎心、胎动等。
4.有慢性病史者:如慢性肾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本身肾脏功能已有不同程度受损,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无尿期时,肾脏恢复难度更大,预后相对较差。需积极治疗原发病,严格控制血压、血糖等指标,延缓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过程中,要注意药物与原发病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