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包括哪些病

来源:民福康

脑血管病分为心脏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包含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等,各有其症状特点;脑血管疾病有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畸形等,也有不同临床表现。特殊人群需注意:老年人应关注基础指标、谨慎用药;儿童若有相关异常表现要及时就医,注意日常护理;绝经后女性及孕期女性要关注心血管健康并谨慎用药;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应改变习惯;有基础疾病人群需积极控制病情,避免诱发因素。

一、心脑血管病的类型

1.心脏疾病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常见症状为胸痛,多为发作性胸痛,可放射至心前区、肩部等,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如稳定性心绞痛,常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下发作,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而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更频繁、程度更重、持续时间更长,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不佳,严重时可进展为心肌梗死

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主要特征为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出现进行性心力衰竭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肥厚型心肌病,以心室非对称性肥厚为特点,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限制型心肌病,以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纤维化,导致心室舒张功能受限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水肿等。

心律失常: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如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可自觉心悸,类似心脏“停跳”感;房颤,心房无序的颤动,患者会有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长期房颤还会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导致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简单的如房间隔缺损,小型缺损可无症状,大型缺损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等;复杂的如法洛四联症,包括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患儿自幼出现青紫,活动耐力差,易蹲踞。

2.脑血管疾病

脑卒中:又称中风,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如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常见症状有突发的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单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言语不清、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出血性脑卒中,如脑出血,指的是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症状突发且严重,常见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多在1小时内恢复,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且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常表现为短暂的单侧肢体无力、感觉异常、言语不利、黑矇等,它是脑卒中的高危预警信号。

脑血管畸形:脑血管发育障碍引起的脑局部血管数量和结构异常,常见类型有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等。患者可出现头痛、癫痫发作、出血等症状,不同类型的脑血管畸形临床表现有差异,例如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风险相对较高,可导致脑出血相关症状。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内膜增厚,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增加。老年人应定期体检,关注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日常活动要避免突然剧烈运动或体位快速改变,防止血压波动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用药方面需谨慎,因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风险,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得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2.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在儿童群体中相对常见。家长要注意孩子生长发育情况,如发现孩子有喂养困难、呼吸急促、反复呼吸道感染、口唇青紫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检查。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使用对心脏和血管有潜在不良影响的药物。对于已确诊心脑血管病的儿童,日常护理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3.女性:女性在绝经期前,由于雌激素对血管有一定保护作用,心脑血管病发病率相对男性较低。但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发病风险逐渐与男性接近甚至超过男性。因此,绝经后女性更应关注心血管健康,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孕期女性要注意监测血压、血糖,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这些疾病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同时孕期用药需谨慎,避免使用对胎儿和自身心脑血管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4.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吸烟、酗酒人群,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及酒精都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应尽早戒烟限酒。久坐不动、缺乏运动人群,易导致肥胖、血脂异常等,增加发病几率,应养成定期运动习惯,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高盐、高脂、高糖饮食人群,易引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要调整饮食习惯,减少此类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摄入。

5.有基础疾病人群: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应积极控制病情,严格按医嘱规律服药,定期监测指标。例如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会增加心脏负担,损伤血管,增加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高血脂患者血脂异常,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血糖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良,会引起血管和神经病变。此外,有心脏病史人群要注意避免感染等诱发因素,感染可能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了解疾病
瘫痪
瘫痪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是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疾病所致。应针对导致随意运动障碍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给予康复治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脑血管病是指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指心脑血管的血管损伤,因此导致表现出一定的疾病的情况,比如说最多见的脑梗死、心肌梗死这之类的是属于缺血性心脑血病等的代表。而对于脑出血,属于心脑血管病出血性的代表。所以这两种是完全不同的治疗理念,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脑血管病要如何检查?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血管病的检查方式包括很多种,首先第1个就是自身的查体,是否会表现出头晕,头痛,肢体的麻木无力,言语功能障碍的情况,第2点正常情况下先做颈部血管彩超和经颅多普勒进行一个筛查工作。第3点正常情况下都是做一个头部CT明确颅内的病情变化,如果有问题就进行进一步的头部核磁检查以及头颈部CTA检查。
面瘫是由什么引起的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面瘫的常见病因为感染、创伤性、神经源性以及中毒、代谢障碍等。 1.感染 约42.5%的面瘫患者发病前患侧头部受到过冷风、冷水等刺激,名列面瘫原因排行的第一名。这表明面神经微循环障碍在面瘫发病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2.创伤性 面瘫在创伤性原因中最常见的是面部外伤、颞骨骨折。 3.神经源性 脑血管病是面瘫
强迫症做什么检查
屈英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强迫症的检查包括自评量表评定、脑部MRI和CT检查、脑电图检测等。 1.自评量表评定 常用的自评量表包括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Levinstein恐怖分测验表、SAS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等。这些量表可以帮助患者评估自己的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并初步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 2.脑部MRI和CT检查 这些检查
血压高可以吃血塞通吗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血压高可以吃血塞通,但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血塞通本身对血压并无直接的降压作用。它主要是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对心脑血管疾病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对于高血压患者,如果同时存在脑血管病、冠心病等,血塞通可能有助于改善这些相关疾病的症状和预后。高血压患者使用血塞通不能替代降压药物。控制血压仍需要依靠正规的
高血压人群会出现中风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中风一般指脑卒中,高血压人群是不是会出现脑卒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分析。 若患者的病情较轻,血压控制良好,日常生活习惯规律,脑血管不存在畸形、脆弱等情况,一般不会发生脑卒中。若患者的病情较重,血压控制不良,日常生活习惯不规律,经常吸烟、饮酒、熬夜等,导致脑血管病变。若受到不良因素刺激,会使交感神经兴奋
脑梗出院后总是头晕可以治愈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梗一般指脑梗死,出院后总是头晕一般可以治愈。 脑梗死是由脑部缺血、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坏死或软化,是脑血管病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因脑部供血不足会导致患者头晕。而脑梗死患者出院后,头晕可能是没有完全恢复,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重体力劳动,其次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能增加脑供血、供氧的药物,如尼
高血压会引起中风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高血压是不是会起中风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严格遵医嘱规范服用降压药物,同时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没有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病情一般控制良好,通常不会引起中风。但是,部分高血压患者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没有规范用药,加上平时不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经常进食腌制食物、吸烟或过度饮酒等,可
脑动脉粥样硬化有什么危害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的病因之一,也就是脑动脉粥样硬化一旦发生,就可能出现脑血管病,脑血管病有出血性以及缺血性,也就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对血管管壁的损害,当管壁损害以后,薄弱后就会破裂,破裂之后出现脑出血,如果管壁损害了以后形成斑块,越长越厚,使管腔变狭窄,最后血管闭塞,就会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病,也叫脑梗死。因此,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的主要
怎么预防脑血栓的发生
曹玉珍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预防脑血管病有可控因素以及不可控因素。可控因素就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胖、饮食、生活不规律、喝酒,要把这些可控的因素控制住,很好的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不吸烟;另外,饮食和生活都要有节律,要有规律、不熬夜,对于脑血管病就是很好的预防。脑梗塞有不可控的因素,比如像年龄、性别、家族史,尽管把可控的因素都控制了,也有可能得脑血管病,
什么是脑血管病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脑血管病也叫做脑中风、脑卒中,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所谓出血性脑血管病就是血管破了,缺血性脑血管病就是血管堵了,是两个概念,不管是出血性脑血管病,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也就是不管是血管破了还是血管堵了,表现可能都是一样的,因为这是出血以后的血肿或者缺血以后的病灶对脑细胞的损害,造成脑细胞的功能障碍。因此,只要掌握脑血管病的常见
脑血管病包括哪些疾病
刘湘华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脑栓塞、动静脉畸形、烟雾病、脑血管畸形、血管性痴呆等,最常见的就是脑出血、脑梗塞、脑供血不足,特别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持续性的脑缺血很常见。脑血管供血不好,脑梗塞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在CT上表现都是脑梗塞的表现,从病原学分就是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脑出血里头又分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溢血,就是脑血管破裂了,蛛网
脑血管病有什么后遗症
刘湘华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脑血管病有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病后遗症主要引起脑破裂,血管破裂要明确部位,后遗症多半是肢体功能障碍,但是有些部位不是肢体功能障碍,有些不是关键部位,会有性格改变或者没有什么表现。脑梗塞也一样的,也得有肢体功能障碍或者髋关节部位有其他的表现,就是精神异常、性格改变等,或者其他少数的视力的改变、视野的改变、嗅觉、听觉的改变。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什么意思
陈宏璘 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脑血管病一般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指患者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颅内血管出现狭窄或者堵塞。出现狭窄或堵塞以后,就会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那么患者就容易出现头晕、头胀、头痛以及一侧肢体无力、一侧肢体麻木、口角歪斜等症状。对于有一些基础病患者,比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病人,需要进行一些常规脑部血管检查、CT血管成
脑血管病的常见危险因素有哪些
陈宏璘 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脑血管病常见危险因素有很多种,有些因素是人为的。另外,有些因素是人体无法控制的,比如年龄、性别、种族和遗传因素,这些无法去干预。而有些因素可以干预,比如抽烟、喝酒、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这些因素可以人为干预。因此,为了预防脑血管并发生,平时要戒烟戒酒,并且要减肥,控制好血压和血糖,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可以服用氯吡格雷预防心脑血管病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健康人没有必要长期服用氯吡格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当然身体是否健康,还需要到医院由医生进行评估,明确是否真的健康。一般来讲服用氯吡格雷,主要是对于些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高风险的人群进行一级预防。或者对于已经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病人进行二级预防,以降低未来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