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出现肝掌不能确切表明肝病的严重程度。肝掌的出现既可见于肝脏疾病,也可见于非肝脏疾病,需依具体情况分析。
一、肝脏疾病:
1.肝掌出现主要因肝功能减退,导致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雌激素在体内积聚,从而刺激外周毛细血管充血、扩张,长此以往形成肝掌,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病。例如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加压后褪色,此时病情往往较严重,需采用如拉米夫定等药物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
2.具体病症如急慢性肝炎,病毒等因素可造成肝脏损伤,引发炎症,导致肝掌出现;肝硬化时肝脏结构改变,功能严重受损,也易出现肝掌。
二、非肝脏疾病:
1.一些非肝脏疾病,像长期饮酒、营养不良、药物损害等,也可能有肝掌表现,此类人群虽有肝掌,但肝功能可能正常,通常不算严重。这时就需要改善生活作息习惯,多进食营养丰富食物,避免饮酒,肝掌症状可逐渐恢复。
2.长期饮酒可影响肝脏代谢等功能,可能出现肝掌但肝功能未必异常;营养不良会使机体代谢等受影响,可能引发肝掌。
总之,若出现肝掌可能是肝功能异常的信号,务必引起重视,不可忽视。建议尽快前往正规医院进行肝功能检查,以明确肝掌出现的原因。
关键点:肝掌不能代表肝病严重程度;肝掌可见于肝脏与非肝脏疾病;肝脏疾病中因肝功能减退致雌激素作用异常而出现肝掌;非肝脏疾病也可出现肝掌但肝功能可能正常;出现肝掌需重视并检查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