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神经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系统等方面的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治疗原则包括治疗原发病、补钾和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等。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更加注意预防和治疗低钾血症。
低钾血症是一种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以下是关于低钾血症的一些重要信息。
一、临床表现
1.神经肌肉系统
常见症状为肌无力和发作性软瘫,后者发作前可先有肌无力,虽然发作与血浆K+绝对水平有关,但与细胞内外K+梯度的关系更为密切,梯度越大则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值越大,以致肌肉兴奋性减低,在血浆K+升高时也可发生瘫痪,发作多在夜间或清晨,累及呼吸肌可出现呼吸困难。
2.消化系统
缺钾可使肠蠕动减慢,轻度缺钾者只有食欲缺乏,腹胀,恶心和便秘;严重缺钾者可引起麻痹性肠梗阻。
3.心血管系统
低血钾时一般为心肌兴奋性增强,可出现心悸,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出现房室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最后心脏停跳于收缩状态。此外还可引起心肌张力减低,心脏扩大,末梢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等。
4.泌尿系统
长期或严重低钾可导致肾小管变性,坏死,甚至发展为失钾性肾病。
二、治疗原则
1.治疗原发病
积极治疗引起缺钾的原发病,如胃肠减压、静脉补液、补充营养等。
2.补钾
(1)口服补钾:适用于轻、中度缺钾患者。常用的口服钾盐为氯化钾,每次1~2g,每日3~4次。
(2)静脉补钾:适用于中、重度缺钾患者。补钾浓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40mmol/L,滴速不宜过快,一般不超过20mmol/h。
3.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严重缺钾可导致代谢性碱中毒,应注意纠正。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孕妇
孕妇缺钾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胎儿发育迟缓、早产等。因此,孕妇应注意补充钾。
2.哺乳期妇女
哺乳期妇女缺钾可能会影响乳汁分泌,因此应注意补充钾。
3.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身体功能下降,对钾的调节能力减弱,容易发生低钾血症。因此,老年人应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总之,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多样,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出现低钾血症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特殊人群应更加注意预防和治疗低钾血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