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血症静脉补钾原则
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其症状主要包括神经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异常,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补钾治疗和治疗原发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严密监测血钾和心电图变化、避免过度补钾、注意补钾的途径和方法、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特殊人群的补钾注意事项等。
一、定义
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二、症状
1.神经肌肉系统
常见症状为肌无力和发作性软瘫,后者发作前可先有肌无力,虽然发作与血浆[K?]绝对水平有关,但与细胞内外[K?]梯度的关系更为密切,梯度越大则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值越大,以致肌肉兴奋性减低,在血浆[K?]升高时也可发生瘫痪,发作多在夜间或清晨,累及呼吸肌可出现呼吸困难,累及心肌可导致心律失常。
2.消化系统
缺钾可使肠蠕动减慢,轻度缺钾者只有食欲缺乏,腹胀,恶心和便秘;严重缺钾者可引起麻痹性肠梗阻。
3.心血管系统
低血钾时一般为心肌兴奋性增强,可出现心悸,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出现房室阻滞,心室纤颤,甚至心脏骤停。
三、危害
低钾血症的危害主要与低钾血症的严重程度、发生速度以及细胞内外钾分布异常有关。
四、治疗
1.补钾治疗
口服补钾
是安全有效的常用方法,适用于轻、中度低钾血症或合并有胃肠道疾病而不能口服者。常用的口服钾盐有氯化钾、枸橼酸钾和门冬氨酸钾镁等。
静脉补钾
(1)见尿补钾:一般认为,在静脉补钾前必须有尿,因为尿少时补钾可能导致血钾过高。
(2)浓度适宜:氯化钾浓度一般不超过3g/L,即1000ml液体中加入氯化钾不宜超过3g。
(3)速度勿快:补钾速度不宜过快,成人静脉滴注速度不超过60滴/分,每日补钾量不宜超过2g。
(4)总量控制:每日补钾量不宜超过6g-8g。
2.治疗原发病
积极治疗原发病是纠正低钾血症的根本措施。例如,对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手术切除肾上腺腺瘤或增生组织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五、注意事项
1.严密监测血钾和心电图变化
补钾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钾和心电图变化,及时调整补钾速度和剂量,避免发生高钾血症。
2.避免过度补钾
补钾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补钾剂量和速度,避免过度补钾。
3.注意补钾的途径和方法
口服补钾安全方便,但起效较慢;静脉补钾起效快,但需注意控制速度和浓度,避免发生静脉炎等并发症。
4.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影响钾的代谢,如胰岛素、糖皮质激素等,补钾时需注意调整剂量。
5.特殊人群
儿童:补钾剂量应较成人酌减,尤其是接受静脉补钾治疗时,更应谨慎。
老年人:由于老年人的肾功能减退,对钾的排泄能力下降,因此补钾时应更加小心,避免发生高钾血症。
孕妇:补钾时应注意剂量和速度,避免对胎儿造成影响。
哺乳期妇女:补钾期间应暂停哺乳,以免钾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