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起的痒和皮肤瘙痒的区别为发生原因、疼痛程度和表现形式。
1.发生原因
糖尿病的痒主要是由糖尿病神经病变、高血糖刺激、微血管病变及皮肤感染等因素引起。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皮肤的含糖量升高,利于细菌、真菌滋生,引起皮肤感染,从而引发瘙痒。同时,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会影响皮肤的血液循环,导致皮肤营养不良,加重瘙痒症状。普通皮肤瘙痒原因多样,可能是皮肤干燥,如秋冬季节皮肤水分流失快;也可能是接触了过敏原,像花粉、某些化学物质等,引起过敏反应;还可能是蚊虫叮咬、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等导致。
2.疼痛程度
糖尿病的痒通常伴随着麻木、刺痛等症状,疼痛感相对较重。普通皮肤瘙痒疼痛感较轻,主要表现为强烈的瘙痒感。
3.表现形式
糖尿病的痒主要表现为刺痛、麻木、疼痛等不适感,可能全身多数皮肤都会瘙痒,夜间可能会加重。普通皮肤瘙痒多与特定的因素相关,如接触性皮炎只在接触的部位出现瘙痒,过敏性皮炎可能还伴有皮疹等其他过敏症状,皮肤干燥引起的瘙痒多在四肢、躯干等部位,搔抓以后可能有鳞屑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