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来源:民福康

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需采取密切监测、控制氧气治疗、给予营养支持、控制血糖水平、避免感染、限制光照和定期随访等措施。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可导致失明的严重疾病,主要发生在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中。但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风险。以下是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具体建议:

1.密切监测婴儿的健康状况

早产儿需要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早期发现和治疗任何潜在的眼部问题。

眼科检查通常在婴儿出生后的几周或几个月内进行,并可能需要多次复查。

2.控制氧气治疗

对于需要氧气治疗的早产儿,医生会根据婴儿的情况调整氧气浓度和时间,以避免高氧血症。

高氧血症可能会损害视网膜血管,增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3.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

确保早产儿获得足够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特别关注早产儿的维生素E和抗氧化剂的摄入,因为它们对视网膜的健康很重要。

4.控制血糖水平

对于糖尿病母亲所生的早产儿,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血糖。

高血糖水平可能对视网膜血管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5.避免感染

保持早产儿的生活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感染的发生。

医护人员在接触早产儿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6.限制光照

早产儿的生活环境应避免过度的光照,尤其是在睡眠时。

强光可能对视网膜造成损害。

7.定期随访

早产儿需要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即使在矫正年龄后,也应继续进行随访。

医生会根据婴儿的情况决定检查的频率和进一步的治疗建议。

总之,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密切监测婴儿的健康状况、控制氧气治疗、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控制血糖水平、避免感染、限制光照和定期随访等。早期发现和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对于保护婴儿的视力至关重要。如果您对早产儿的眼部健康有任何疑虑,应及时咨询眼科医生。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失明
失明,又称为盲,指视力残疾中程度较重的一类。狭义指视力丧失到全无光感;广义指双眼失去辨解周围环境的能力。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早产视网膜病分期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可分为一到五期。 一期是指在视网膜后极部的血管区和无血管区之间出现一条白色平坦的分界线;二期是指随着白色分界线的进一步变宽,逐渐高于视网膜表面,形成一个明显的隆起;当视网膜隆起处出现增生的血管条索,并向玻璃体内发展时,即称为三期;由于纤维化的牵拉,造成视网膜部分分离,这一时期称为四期
什么是早产视网膜病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指早产儿视网膜内纤维血管瘤增生、收缩,致使视网膜脱离或失明的疾病。 正常情况下,过早娩出的低体重早产儿或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由于其视网膜尚未血管化,因此视网膜容易出现纤维血管瘤增生、收缩,继而诱发视网膜脱离、失明。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展较快,针对37周以下的早产儿需要定期检查,早产
早产视网膜病治疗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通常可采取一般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 1、一般治疗 家长日常应注意患儿的眼部护理,避免受到不良刺激加重损伤。同时还应定期监测视力以及视野变化。 2、物理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还可采取物理治疗的方式改善症状,比如激光光凝治疗、冷凝治疗。 3、手术治疗 此病患儿病情较重时还
早产视网膜病会怎么样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会出现眼球震颤、视网膜出血、白内障等现象。 1、眼球震颤: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由于视觉系统、眼外肌、内耳迷路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视力减退、复视、斜视、眼球震颤等。 2、视网膜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由于眼底毛细血管病变,可导致血管损坏出血,从而导致视网膜出血,可表现为黑蒙
早产视网膜病该怎么治疗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缓解。 1、物理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可分为1~5期,对于1期的早产儿可暂时不治疗,定期随访即可,对于2~3期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可通过激光或者冷冻治疗,破坏无血管区域,减少眼部耗氧量,增加正常的视网膜氧气供应。 2、药物治疗 对于3期病变的早
80%新生儿都有颅内出血是真的吗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并非所有80%的新生儿都会经历颅内出血,这个比例大大高估了实际情况。 颅内出血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是否早产、出生时是否有难产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健康问题。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面临较高的颅内出血风险,尤其是脑室内出血。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IVH的发生率可高达40%左右,但这
视网膜疾病都有哪些类型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视网膜疾病有多种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视网膜血管病 包括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 2.黄斑疾病 包括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近视性黄斑变性、黄斑囊样水肿、黄斑裂孔等。 3.视网
早产视网膜病的分区及分期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分区按照病变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三个区。 1.Ⅰ区 以视乳头中央为中心,视乳头中央至黄斑中心凹距离的2倍为半径的圆形区域。 2.Ⅱ区 以视乳头中央为中心,从视乳头中央至鼻侧锯齿缘的距离为半径画圆,除去Ⅰ区以外的环形区域。 3.Ⅲ区 视网膜上除去Ⅰ区和Ⅱ区以外剩余的月牙形区域。 早产儿视
早产视网膜病原因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视网膜发育不成熟,出生后高浓度吸氧导致的。 正常胎儿会在孕36周左右,视网膜血管发育达到鼻侧边缘,孕40周发育可以达到颞侧缘,而早产儿出生后由于视网膜尚未发育完全,如果此时暴露于高浓度氧气中,可能会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损伤,血管闭塞,纤维组织大量增生,进而导致视网膜血管
什么情况会出现早产视网膜病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多数情况下是由视网膜纤维血管组织增生引起的。 在正常胚胎发育的过程中,视网膜血管一般在36周左右发育至鼻侧缘;40周左右可发育至颞侧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主要好发于孕36周以下、低体重、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此类患儿在出生时视网膜还未完全血管化,如果暴露在高浓度氧气内,可导致毛细血管内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
董道权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患者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要去眼科就诊。首先患者可能因为不知情,去糖尿病内分泌专科就诊,医生通过观察血糖和全身情况后,如果看到照片显示视网膜病变比较严重,建议患者进行眼底检查,明确眼底病变程度以及状况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糖尿病患者如果控制血糖、保持血糖、血压、血脂稳定,出现其他问题,需要由相应专科进行处理。比如出现糖尿病足,建议患者选择糖
为什么早产更容易得血管瘤?
贺吉庸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早产儿由于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等原因,发生血管畸形的概率增高,这也是早产儿容易患血管瘤的原因。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疾病,其中大部分发生于颜面部皮肤,皮下组织、口腔黏膜,不仅严重损害孩子容貌,对健康也会造成威胁。有研究表明,早产儿患血管瘤几率比足产儿高两倍,到医院就诊婴幼儿血管瘤患者其中一半以上都是早产儿,血管瘤从体质上可分为两种,一种
什么时间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
鲁平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的并发症,都应积极预防,只有不发生,才不会出现不良的结果。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发病5年之后要做眼科、肾脏、心脏等一系列的全身检查。2型糖尿病人,从发病之日起,就要关注所有的并发症,因为2型糖尿病在缓慢的发病过程中,前期就可以引起视网膜病变和心脏病变。所以,在发现糖尿病后需要提早进行检查,以早期明确是否存在相应的并发症,患者可就诊于内
早产如何追赶体重
张磊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早产儿追赶体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均衡的选择乳品、补充维生素等,保持适度的追赶生长。追赶生长的最佳时期是出生后第一年,特别是前半年,在此期间应根据医生建议合理均衡的增加饮食,包括糖类、蛋白质等,与添加辅食同步,主要是在可选择的辅食范围内适当增加进食量,以满足生长需求。
早产几个月可以添加辅食
张磊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足月出生的宝宝一般四个月以后可以逐渐添加辅食,对于早产儿而言,建议在矫正胎龄六个月以后再开始添加辅食。假如早产宝宝实际出生六个月,当时孕32周出生,离足月还差八周,也就是两个月,则这个孩子矫正月龄为四个月,也就是这个早产的孩子还要两个月才能达到六个月的矫正胎龄。
33周早产一般多重
张磊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33周早产儿体重大约在1900克至2000克左右,但有个体差异。胎儿体重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例如孕妇体质情况、平时营养水平和胎儿健康情况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胎儿发育和体重。一般来说,早产儿出现后需要转移到新生儿科,并在新生儿科孵化器中放置一段时间,以促进肺成熟。
免费咨询